


新东方,这个响彻中国南北的名字给经过的每一片土地都带去过盛大的英文饕餮。它用永不衰竭的激情和独具一格的幽默赢得了数千万学生的向往和认可。这次,新东方来到南昌大学,来到第113期青蓝论坛,在这场全国新东方一年一次超大规模的峰会上,它带我们走近口语、走近口译。
5月21日晚上7时,法学院报告厅早已座无虚席,但前来听讲座的同学仍源源不断,过道已满,前台的空场已满。因渐多的人群而隐隐升高的温度中弥漫的不是躁动而是期待。
“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热烈的掌声中,一口流利的英语冲击我们的耳膜。来自上海新东方的汪亮老师开场即给我们现场模拟了一段口译考试的口语。高频的语速,自然的幽默,介绍口译之初,汪亮老师用几个典型生动的事例尖锐地向我们指出了口语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打无准备之仗。”汪亮老师总结道。
第二部分的口译中,汪亮老师提出了词汇、模板句、速记、中文四个要点。他指出词汇是重中之重,口译的词汇比四、六级的词汇更加专业些。“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英皆通的他引用魏征的名句强调词汇的重要性,“掌握大量的句法结构以及大量的记诵是把握好模板句的关键。”汪亮老师博引古今,传授我们如何从容面对考场翻译中英的技巧和规律。我们不仅领略了他纯正的口语,也见识到了他深厚的中文功底,更是被其出其不意的幽默逗得忍俊不禁。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南昌新东方的张卓老师上场用学习新东方基本概念“从绝望中寻找希望”来形容自己上台的价值,立刻让在场同学倍感亲切。
张卓老师说,此时的他更多的是以一名英语学习者的身份来与同学们交流。谈到英语,他总结了三点:每天听读一篇文章,每周看一部英文电影,要切实地去英语角练习。“影子跟读”是张卓老师建议我们阅读文章时采取的方法。而关注国内外不同的思想、价值观、立场,看到一些最基本与语言有关的东西则是我们坚持去看电影的目的。
“没有时间,麻烦你花点力气;没有力气,就麻烦你花点时间。”做为背诵圆周率少年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张卓老师并不宣扬天才之说,天道酬勤才是学习英语的基本要求;“有时成功不需要一个伟大的梦想,我只是把小事情做大了。”
“一个讲座的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如何去聆听。”我们从张卓老师那里读懂了Will。他用一串真实清晰的数字告诉我们每天只需花为数不多的时间认真学习英语我们便可以达到自己期望的高度,重要的是我们愿不愿意去做。
“That’s my job.”
刚赶来的邱政政老师用其持续饱满的热情从上海带来了新东方的精神。在新东方工作已有十年之久,他依然坚持――That’s my job.
邱老师并不急于谈论任何关于新东方和口译的话题。他先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他在机场与Jolin的偶遇。这段偶遇背后的真相是:“珍惜身边每一个瞬间也会有很深刻的回忆。”更与此同时邱政政老师由此进入正题:“口语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心灵的交流。”
学英语重在感觉,讲口语重在精简。学口语的最终目的不是考级考证这些名利化的目的,而是“change our life”,学口语的最高境界不是用多么华丽的辞藻造一个多么繁杂的句子,而是“simple and elegant”。邱老师以他多年的英语经验这样告诉我们:“词不在多,会用则灵;句不在多,达意则明。”邱政政老师认为,学外语即是在学习他们的文化,我们不能单纯地学习他们最通用的句子,而更应该深入到思维境界去体验外语的精华。爱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而我们除了love便是like。而邱政政老师则用多种不同别具一格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真正的外国人如何用词达意,在场同学在惊叹之余也收获颇丰。
“If the boat of your dream doesn't come to you,swim to it.”在讲座结束之前,邱政政老师将他博客中的Motto送与大家共勉。
整场讲座持续了三小时之久,新东方老师用他们的热情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用他们的热烈的掌声对新东方老师的热情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