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有一座真实的南京危城,它曾经沦陷,现在被注目,它一直就在那里。
“抵抗与人性”就是在看完这部电影时沉淀在心里的两个词。然而,漂浮在心里的却是无数的痛苦与仇恨,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够轻言去亵渎战争。
还记得军训时,教官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军队的存在,是为了和平而不是为了战争”。那么战争的存在又是为了什么?陆川说:“战争的本质是异族文化在我们废墟上的舞蹈。”当我看见日本军人在活埋中国人的沙土上跳舞时,我顿时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他们的舞蹈跳得如此沉重与不堪正是因为背负了太多的罪行。
然而,在这样一段历史面前,任何解释都显得无力,任何语言也都显得苍白。
风物长宜放眼量
影片中日本军人角川在经历极度精神崩溃后的战争反省,让我们开始睁眼正视日本帝国主义。这只是个别现象还是日本人真的有在反省呢?而我们已经喊了几十年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结果又如何呢?日本领导人依然肆无忌惮地祭拜着靖国神社,日本民众也无理地对中国人民抱着鄙视的态度,日本的教科书则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错误……虽然在中国,青年一代口中的“小日本” “日本鬼子”的称呼依然不绝于耳,仇视和憎恨也从未停息。然而,日货、日漫、日剧却还可以在这群人中间畅通无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究竟作何感想呢?
“对于日本的罪行,就算他们肯道歉,我们也不一定会原谅;更何况他们现在是这样的态度。不管他们的文化怎样,犯了错误要改正,是通行天下的道理吧!所以他们给我们造成的伤害永远也不可能忘记!”在采访中,这是记者听到的最普遍的心声。当然,也有同学认为,“还是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两国关系吧!历史当然不会遗忘,但是就目前来看,世界形势的主流是和平和发展,我们也应当对两国关系的和平发展抱有希望,并且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一再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的话,那我们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或许,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理性的声音。
当提到如何看待日货、日漫和日剧在中国的风行时,同学们似乎都变得有些尴尬,不再像之前那样义愤填膺了。“唉,没办法,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的确很聪明,并且在某些方面比咱们强好多。咱们多看,也得多学着点儿。” “这些东西算是两国正常的贸易往来,大家也可以说是双赢的吧!假如真的断绝了和日本的贸易往来,可能中国也有很多公司要倒闭,很多人要失业了。所以,这个东西还得辩证地看,历史也告诉我们,封闭是无法进步的。” 说得没错,如果用心倾听就不难发现同学们的话中透露着一股成熟和理性的力量,让人感动。
而同样的精神风貌在火炬传递和3・14打砸抢烧事件中一样表现地淋漓尽致。当我们的奥运火炬传递到旧金山时,一位手持国旗的留学生孤单一人站在外国人当中,当问及为何这样做时,他告诉记者:“我是特意选择站在中国人不多的地方。看到法国发生的干扰圣火事件,我想我们必须站出来。”是的,我们已经站出来了,并且站在队伍的最前沿。对于祖国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即将承担建设大任的我们正在从一株弱不禁风的幼芽成长为一棵可以抵挡风雨的参天大树。
今天,面对日本,我们不需要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想要说的是“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可以做的是不为瞬间的得失所困扰,不被暂时的浮云所遮盖,用理性战胜非理性,以冷静克服情绪化,只有这样才能为两国共同的未来创造一片共赢的新天地。
历史――永远的课堂
曾几何时,我们的南京记忆仅剩下了概念化的30万死难。在看完电影后才发现原来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南京保卫战会打得这么惨烈”,“不知道难民营里妓女曾经自己站出来说‘我去’”,“不知道把日本人形容成魔鬼,反而在为他们的罪行开脱”。陆川用他的影像让我们震撼,让我们安静,让我们开始正视历史。
历史,在代代传承中一直是一个厚重的字眼,甚至因为一些人事而转向沉重。在很多人的评论中,我们是垮掉的一代,我们是不懂历史的一代,甚至大学生这个称呼在凝重的历史问题面前已成为无知的代名词。
我们真的是不懂历史吗?我们真的没有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吗?我们真的可以因为远离了血泪的抗争史而只求享乐不懂苦痛吗?《南京!南京!》黑白两色的视觉刺激重演着黑白的记忆:黑色的是中国人的血和万人坑里的遇难者,白色的是屠城者冷漠的白色眼仁和亮晃晃的刺刀。这历史再现般的黑白场景震撼了国人的心,震撼了青年人,震撼了我们。
“为南京死难同胞搜集缅怀”、“为中华民族加油呐喊”、“堂堂中华,七十春秋,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类似的呼声在我们的贴吧里随处可见。同学的BLOG里也都先后发表了关于《南京!南京!》的观后感,谈他们对历史的见解、对民族的热爱。还有很多大学生发表在论坛里的文章,他们说:“历史不可忘记,中国人不可再被欺!”“我们都知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对历史的还原让我们重新思考了这段历史,看到当时的祖国同胞遭受那样的蹂躏,让我们真得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并且学会珍惜。”
是的,陆川用《南京!南京!》刺醒了我们当代大学生,他和它让每天看韩剧日剧、追捧明星偶像、追求最新时尚、嘴里哼着R&B手里打着CS的我们也静下心来面对曾经,思考历史,让我们在浮躁快速的日子里暂停,让我们也有悲痛的表情和虔诚的祈祷,让我们开始用新的价值观观察自己观察生活。
历史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也是隐性的。当陆川将历史的潜力挖掘出来并对我们大学生产生了作用的时候,我们希望这种作用可以持续长久。身为未来国家支柱的我们需要的不是短暂的感动和一时的眼泪,我们需要的是历史的压迫感和现实的责任感交织在一起所衍生出的动力。我们需要历史、需要动力,因为我们要创造的是中国为世界强国的新的历史。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需要记住一句话:沉痛的历史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颗铭记历史的心。
置身危机 感受幸福
生活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我们没有一种习惯去将自己置身在危机感中。可是历史的声音和现实的画面都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危机感。日本人入国门,整个国家笼罩在令人窒息的危机感中。扑面而来的死亡气息让几万挤在礼堂的中国平民举起双手投降――手无寸铁的平民没有选择,可是另一边所剩无几的几个守城英雄还在顽强的抗争。在危机感侵蚀灵魂的时候,前者别无选择的选择顺从而后者还在抗争。
我们大学生需要危机感,是为了能够迫使我们不停止向前的脚步、不动摇变强的信念,能让我们一直努力直至无所畏惧――不管是对我们个人,还是我们的民族。从小处说,有学业的竞争、就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