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昌大智库之林蕴晖“论毛泽东的性格与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 发布时间:2009-10-24
  •   

        毛主席叱咤风云数十载,功过自有人评说。10月23日晚上7点,在研究生院117室,林蕴晖老先生带我们一同剖析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性格特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林老先生以一首《沁园春雪》开篇,展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坚定的自信和远大的抱负。正是凭借这一份自信,才让他在荆棘丛生的革命道路上走到了最后;正是凭借这一远大抱负,才指引他坚定不移的走向了成功。但自信过了头,变结出罪恶的果实――自负。当一位国家领袖偏离了曾今自信的航道,自负也理所当然的上升为个人崇拜。毛主席曾说过:“真理有时在一个人手里。”他对自己的过于自信,最终导致了一场建国后国内最大的动乱和浩劫――文革。而个人崇拜的影响,也是毛主席晚年不断犯错误的根源。
     
         面对文革失败的定局以及文革给整个中国带来的灾难,毛主席曾执拗的说“历代皇帝下罪己诏的没有不亡国的”。但面对众人的质疑,他也常情绪化的说“不行我上井冈山”,将这一摊子建国的重任弃之一边。可情绪终究敌不过理智,不然毛主席也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芳百世了。林老先生说:“毛主席是不能被激的,越说他不行,越是激起他的反向思维。”自小毛主席就有着极强的反抗心理,而这种反抗心理在五十年代农村互助合作社的建设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当刘少奇等人都反对山西省委提出的在农村搞互助合作社的建议时,只有毛主席一人赞同;当邓子恢质疑毛主席希望扩展农村农业合作社规模的想法时,毛主席亦然将原计划100万的合作社发展为130万。他那极强的自尊心不容许自己的意见遭到反对,这也便为建国后又一大灾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埋下了祸根。
     
        或许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功高不能盖主,权大不能敌君。毛主席的晚年疑心病很重,对掌握军权的领导干部尤为担心。但或许也因为这一份多疑,才能粉碎林彪等人的夺权阴谋。
     
        正是由于毛泽东那多样化的性格,才能成功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虽然路有曲折,但前途依旧光明。
     
     
     
  •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做客前湖讲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做客前湖讲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做客前湖讲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做客前湖讲坛
  • 分享到:

南昌大学新闻网 新闻热线:0791-83969057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学府大道999号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