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五四气息韵青春,诗意芬芳满前湖――前湖之春诗歌分享会与你一同感悟青春的印记
  • 作者:记者团 叶明慧 摄影:记者团 叶明慧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09-04-23字体:[
  •      
     
     
        九十年前,五四时期的青年用诗歌呐喊出了自己的青春宣言。九十年后的今天,又一批满怀理想的青年学子在前湖之畔写下了一章诗意青春的篇章。四月末的前湖春色正浓,校园里满是勃勃生机。4月23日傍晚,映着前湖的晚霞,以一首优美的《初春》做引,“以青春的名义・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前湖诗会・春诗歌分享会拉开序幕。
     
    新的气息,新的感动
     
        告别了传统诗会一贯的舞台演绎模式,此次的前湖诗会将同学们带到了春色浸染的润溪湖畔,从室内走向户外,走进自然的春色中。与以往的诗会内容不同,本次诗歌分享会邀请到人文学院中文系熊岩教授和徐爱珠教授,与在场同学展开了一场关于五四与青春的讲述和交流。两位教授与主持人一起,畅谈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诗歌的发展和中国青年的成长,并对当代大学生的诗歌文学创作与其中表现的价值取向做了讨论。而分享会间隙穿插的演唱和诗歌朗诵,同样为大家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
     
        环形围绕的分享会现场,处处是亲切动人的诗意氛围。
     
    献给青春的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诗歌是年轻人的专利。”熊岩教授表示,年轻人富有对诗歌的敏感与感悟,她鼓励同学们在青春岁月里用诗歌留下自己的印记。而在谈到当代大学生诗歌创作的内容与风格时,徐爱珠教授说:“中国的文化是多元化的,诗歌更是如此。”徐教授还引用五四时期的胡适、徐志摩等著名诗人的诗作,为大家带来多元化诗歌风格的感受。
     
        诗歌伴随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诗歌也成了时代的排头兵。“在文学的四个体裁中,当时代处于动荡转折时,最早出来的是诗歌,最受人们关注的也是诗歌。”在讲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诗歌的发展时,熊教授这样形容诗歌。“我们的心声通过诗歌来表达,最早的诗歌便是青年个性的发扬。”从婉约优美到大气豪放,从简洁明了到含蓄深情,青年的诗歌就像青年本身一样,用多元的个性风采书写着青葱岁月的感悟与思考。
     
    绽放情感的文学
     
        从诗歌的创作到文学的感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文学的天然美丽所吸引。两位教授就表示,不仅是中文系的学生,许多非中文系的同学都对文学充满热爱。“诗歌是语言艺术中的一颗明珠,滋润青年学子的心灵。”
     
        针对现场同学在诗歌文学创作方面的提问,两位教授告诉同学们,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应多看精品,从经典中感悟,将饱含真实情感与经过生活历练的感受写成有内涵和深度的作品。在谈到网络文学创作时,熊教授表示,太过随意的创作只是过眼烟云,随着时间的筛选,沉淀下来的依然会是经典的作品。“欣赏和创作就像是硬币的两面。”“诗歌是生命绽放的表现。”徐教授用生动的比喻鼓励同学们在从事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积极前行。
     
    最难忘,情未了
     
        润溪湖明朗的夜色无声,伴随着悠扬的乐声,本次前湖诗会已接近尾声。许多在现场观看聆听的同学还恋恋不舍地不愿远去,不少同学都表示,这次的前湖诗会让他们第一次如此亲切的感受到诗的气息和难以忘怀的美好感受。
     
        前湖诗会作为我校特色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全新的诗歌分享会无疑为大家打开了通往诗歌的另一扇窗口。正如主持人所说,“下一个季度,我们在前湖之夏再相邀。”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