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中共南昌大学委员会关于学习贯彻《中共教育部党组〈发挥党的领导、民族精神的政治优势,做好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致高等学校全体共产党员的信〉》的通知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03-05-06字体:[
  •       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
        当前,高校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时刻惦记着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民族精神的政治优势,始终站在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第一线,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引导工作,保证学生的健康安全和学校的有序稳定。
        在新的情况下,各级党组织要把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把维护校园秩序放在第一位。目前根据我校的实际,要支持和配合学校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防止和阻断病情的输入。做好不同群体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引导学生抓紧宝贵时间搞好学习,同时积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在外地实习和出差的师生员工,要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情况,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自觉地严格遵守学校关于返校的规定和要求。
        在新的困难面前,广大共产党员要站在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第一线,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要深入学生寝室,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困难,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防治“非典”的宣传和预防工作。
      我校正处在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为目标,加强管理,依靠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二次创业,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性、国际化、高水平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的重要时期,校党委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团结奉献,同舟共济,科学求实,艰苦奋斗,夺取我校更大的胜利。
        4月28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致高等学校全体共产党员的信,要求发挥党的领导、民族精神的政治优势,做好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将《致高等学校全体共产党员的信》转发给你们,各级党组织要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共产党员,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并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南昌大学委员会
                           二00二年五月一日


    附:

             发挥党的领导、民族精神的政治优势
             做好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致高等学校全体共产党员的信
    高等学校全体共产党员:
      近来,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努力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五一”节即将来临之际,教育部党组特向你们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目前,高校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由于疫情的蔓延,有些学校改变了教学方式,少部分学生离校回家,绝大多数学生继续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在新的情况下,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教师不离岗,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成为当前高校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一个重点。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紧急通知。为此,部党组号召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民族精神的政治优势,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引导工作,保证学生的健康安全和高校的有序稳定,夺取高校和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的胜利。
      一、把党的旗帜举起来,党的声音响起来,党的形象树起来
      在灾难袭来的危难之际,最能考验党组织的战斗力,最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此时此刻,非典型肺炎病魔在考验着我们,广大师生在期待着我们,党和政府在关注着我们。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危急时刻,越是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越是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越是需要把党的旗帜举起来,党的声音响起来,党的形象树起来。这个时刻,正是需要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刻,正是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刻,也正是需要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时刻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极好时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站到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第一线。哪里有师生,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有思想问题,哪里就有思想政治工作。
      二、把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把维护校园秩序放在第一位
      疫区就是战场,疫情就是命令。当前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已成为我们各级党组织的头等大事,成为高校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必须把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把维护校园秩序放在第一位。
      要把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放在第一位。要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把认识和行为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要切实加强对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健全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牢牢把握与非典型肺炎作斗争的领导权和控制权,切实提高控制局面和驾驭风险的能力,及时研究和解决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广大共产党员都要坚守教学、科研、管理岗位,他人第一,工作第一,积极主动地做好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
      要把学生的安危放在第一位。青年学生是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要把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需要,把学生的情绪当作第一信号,把学生是否满意当作我们工作好坏的第一标准。要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国办通知明确提出:北京等发病人数较多地区的高校学生要就地学习,高校要调整教学和学习方式,加强对疫情的监控和防治,避免疫情扩大。我们要针对当前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的新情况,针对学生思想的新问题,高度重视和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和安危,引导学生在防治非典型肺炎期间,既要高度重视,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既要关心、重视自己的健康、安危,也要关心、重视他人的健康、社会的安全;既要看到非典型肺炎的严重性,又要看到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种种有利条件。特别是要做好不同群体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于已确诊非典型肺炎和疑似的学生,学校要送去党组织的关爱,鼓励他们信心百倍地与疾病作斗争;对于被隔离观察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实施隔离是有效控制非典型肺炎扩散的需要,调整心态,安心、乐观地配合学校、医院的工作;对于广大继续留在学校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条件,抓紧宝贵时间搞好学习,同时积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少数已离校回家的学生,要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情况,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家人、社会带来的影响,积极配合当地做好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宣传、预防工作,严格遵守学校关于返校的规定和要求。
      要把维护校园秩序放在第一位。由于非典型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特别是北京等地非典型肺炎疫情的蔓延,引起了部分学生一定程度上的不安和恐慌,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受到一定影响。我们要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对待非典型肺炎,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扶贫济困、共渡难关的良好风尚和氛围。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他们既从个人角度,更从他人和社会的角度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要加强形势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支持党和政府为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所采取的重大决策和政策措施,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维护良好的防治、隔离秩序,坚决不信谣、不传谣,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三、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危急关头,越是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危难之际见真情,危难之际见精神。当前,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使我们国家遭遇一场重大灾害,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中华民族曾无数次经历过种种巨大的灾难,然而,自然灾害和外族入侵都从来没能让我们屈服,反而铸就了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坚韧顽强、无坚不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传统美德和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同样,在全国上下与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我们从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医务工作者身上,从披荆斩棘、奋力攻关的科技工作者身上,从临危不惧、夜以继日地奔走在防控非典型肺炎第一线的广大干部师生身上看到了众志成城,团结奉献,科学求实,艰苦奋斗,夺取胜利的时代精神,看到了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崇高品格和源自民族灵魂深处的强大凝聚力。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推动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重大动力,也是我们夺取防控非典型肺炎斗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这次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对我们来说,是一场灾难,是坏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也是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极好机会。高校的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师生,都要以邓练贤、叶欣、范信德等同志为代表的英雄人物为榜样,大力弘扬和培育在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中所体现出<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