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新民网:以多元化获得新生��华语电影如何赢得“保卫战”
  • 作者:吴锺昊 摄影:吴锺昊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2-12-12字体:[
  •      

        岁末,《一九四二》等贺岁档影片的火热上映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勃勃生机。然而,随着WTO入关谈判政策保护期截止,明年,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放开外片进口限制,华语电影的阵地“保卫战”已到决战时刻。在日前由南昌大学和台湾电影中心共同举办的学苑影展上,多名华语电影界知名人士指出:多元化的创作、制作、合作将是拯救华语电影最有效的途径。

      据广电总局发布消息,今年1月�10月,国内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32.72亿元,同比增长40%,超过了去年全年的票房收入。但在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之下,国产片的票房份额明显下滑,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中,进口片占比接近60%,而国产片仅占约40%。

      台北艺术大学电影系教授、台湾金马奖评审主席焦雄屏指出,目前华语电影的主要市场依然在中国大陆,要想保住其“阵地”,最根本的途径还是提高华语电影的品质,让观众接触到多元化的电影类型,重树观众对华语电影的信心。

      香港导演协会荣誉会长张同祖分析说,常常会走进影院的主要是10多岁到40多岁的观众,除了好莱坞大片,事实上,他们对华语动作、娱乐、现代、生活、文化等类型的电影也都抱有兴趣。

      “一定要去除中国观众只喜欢看马戏班电影的心态,不能对待所有电影都只追求视觉上的奇观,而要真正去开发电影多元性的潜力。”焦雄屏说,她给南昌大学的学生们推荐了谢飞导演的《万箭穿心》,观影现场每个人看得都很入戏,完全没有感觉到艺术片的冗长、乏味。但是,想让观众自己买票看这一类的电影依然很困难。

      “品位、口味和文化上的精致度一定是要靠时间去培养的。”焦雄屏介绍,台湾苦心经营金马奖,通过20年的国际电影放映经验才在台湾培养出一批非常另类的电影人和观众,他们不从属于主流电影的操作,他们愿意自己做选择,所以台湾会冒出很多怪口味的电影。而大陆电影目前还处于一个模仿和重新建立自信心的时期。

      此外,电影剧本创作人员也要多元化,他们未必要从电影界诞生。“台湾发掘九把刀的例子就不错,设想当年没有莫言等一批人在写小说,张艺谋他们想要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焦雄屏说。

      焦雄屏认为,大陆、香港和台湾目前在华语电影界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几十年的分离之后,就像一家几口分散在外,接受了不同的经验和教育,现在又重新呈现自己身上的活力,合作共创华语电影的辉煌。

      大陆的优势在于拥有未来可能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香港的优势在于电影制作的技术以及众多大牌明星,而台湾则拥有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能激发出足够的想像力。

      然而,目前大陆、香港、台湾在电影上的合作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还没有非常成功的合作案例,尤其是今年以来的港陆合拍片烂片不断,《河东狮吼2》《大武当之天地密码》等许多合拍片都被观众嗤之以鼻。

      “这些合拍片往往都是脸换一换、场景互相加一加,还没有实现多元化的合作,从精神上和骨子里去融合。”焦雄屏说,“要实现合拍片的飞跃,必须做到真正的融合、真正的取长补短。”

    原文网址:

    http://ent.xinmin.cn/2012/12/12/17598304.html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