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凤凰江西】专访省政协委员程晓曙:应规范司法鉴定所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5-02-02字体:[
  •   

      

    在每年的江西“两会”上,民生福祉总是一个热门话题。围绕如何保障民生,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江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棋盘”中走好“民生”这一步。说起民生,就医又是一个躲不开的议题。老百姓希望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病、看好病,也希望看病时能更便捷。对此,南昌大学二附院的实践提供了一种参考和借鉴。

    在凤凰江西的专访中,南昌大学二附院院长程晓曙透露,医院在推出微信预约挂号、微信查看检查报告等便民服务后,今年还想打造移动支付,进一步方便老百姓就医。同时,他也希望重视起司法鉴定所的规范性问题。

     

    凤凰江西:在缓解百姓看病难方面,南昌大学二附院推出了什么举措?

    程晓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几年随着国家保障能力的提高,老百姓普遍能看得起病。在这种情况下,像我们这种大医院,就有大量的病人涌进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做。我们主要进行了这样的定位。

    一是“走下去”,由领导分片,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专家到各个县级医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包括义诊等。专家组全部都是临床经验丰富的骨干专家。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以县为基础,包括乡镇,进行基层的医生培训。2014年我们去了十几个县医院,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下去。我觉得做这样的事情非常有意义,也符合国家把基层医院做强和分级诊疗的要求。

    第二个做法是“请上来”。让县级医院中层干部到二附院跟班学习,进行全方位培训。这样主要是把我们先进的管理经验传授给他们。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家县医院的400多名管理干部到我们医院进行了培训。大家都感觉到受益匪浅。通过把成熟的医疗技术引进县级医院,既可以帮助当地解决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也能让南昌大学二附院这种省级三甲医院回归到疑难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专业队伍的教学培训和学术科研的引领上,从而提高优质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大型三甲医院”,为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第三个就是做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南昌大学二附院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全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江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疗单位。我们利用这个工程为抓手,从2005年开始,派了100名左右的骨干力量到对口的县市开展了大量培训,从物力、人力及智力各方面为基层医院提供帮助。

    凤凰江西:那在方便患者就医方面,南昌大学二附院又有什么做法?

    程晓曙:我们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移动医疗支付,通过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手机预约等方式,可以预约挂号。在这个基础上,南昌大学二附院去年又着重开发了微信平台,推出了微信预约挂号、费用查询、查看检查报告等,并向用户推送健康信息和新闻。在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公布的2015年第一期《中国医院微信影响力指数排行榜》,南昌大学二附院排名全国第二,也是江西唯一上榜的医院。下一步,我们还想在移动支付方面进一步拓展服务,让病人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支付。

    凤凰江西:作为医药卫生界别的政协委员,今年“两会”上您有什么建言献策?

    程晓曙:在“司法公正”方面,我想提点建议。医疗纠纷鉴定是调处医患纠纷的关键,目前,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上有一个途径叫司法鉴定。然而,不少鉴定人缺乏临床医学知识和经验。有的司法鉴定所完全趋利,过度商业化,在出具鉴定时完全受利益驱动,没有公平公正。这和审批不规范、不严格、法律不完善等都有关系。这个问题亟需重视起来。所以,我想在这方面提些建议。 

     

    专访嘉宾简介:

    程晓曙 江西省政协委员、南昌大学二附院院长,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和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时也是卫生部首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部级人才555工程”第一批人选。

     

    链接:

      http://jx.ifeng.com/news/detail_2015_01/26/3480894_0.shtml

      (文章来源:凤凰网江西)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