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江西新闻12月3日电 近日,为大力弘扬广大侨界人才的爱国奉献精神,宣传他们立足本职、创新发展的先进事迹,中国侨联官网发布《中国侨联关于表彰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奖者的决定》,公布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奖名单,授予59名同志“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66名同志“中国侨界贡献奖”二等奖。其中,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手术医学科副主任华福洲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
据了解,此次125名侨胞获奖,专业领域涵盖30多个门类。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表示,除了科研前线的杰出专家代表之外,我们还突出了在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当中的一些优秀代表。

将专利带到武汉抗疫前线的华福洲
华福洲医师长期致力于麻醉学医教研工作,至美国哈弗大学麻省总院留学,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工作,取的较好的成果。更是将此前研究成果结合新冠疾病特点运用在这次援鄂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2020年2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南昌大学二附院抗击新冠肺炎援助武汉国家医疗队为帮助呼吸衰竭患者提高氧和水平的创新给氧装置,该装置作为江西经验向全国推广。而这项专利的拥有者正是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击新冠肺炎援武汉国家医疗队队员华福洲。
在武汉战“疫”前线重症监护病房里,传统的高流量吸氧、面罩、无创呼吸机等呼吸支持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溶胶,这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不小的安全隐患,而且传统氧疗的方法对重症患者效果一般,华福洲发明了一种简易给氧装置,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在武汉,该专利产品在多家援鄂国家医疗队的危重症病房应用,挽救众多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减少了气管插管发生率,受到央视《新闻联播》、《央视直播》和《新华网》等80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华福洲在获奖现场表示,自己所发明的专利产品能在武汉抗疫战场起到一定作用,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这次能够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也是他没有想到的,感到十分激动之余,更感激国家的培养和认可,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一定再接再厉,为我国健康事业添砖加瓦,不断做出新的贡献。当问及是什么驱使着这位临床医生不断发明创新,从而获得如此多的授权专利时,华福洲说,是因为自己对临床工作的喜爱,尽自己所能让患者围术期中快速康复。当看见自己研究成果和发明工具真真切切解决了问题,帮助到患者,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现场,华福洲还向记者表示,自己下一步将继续与全省麻醉学同仁共同致力提高江西省麻醉学科研教学水平,建设好江西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培养更多的麻醉学高层次人才,为健康中国贡献一份力。
据悉,华福洲目前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等专利29项,其中曾在武汉抗疫战场发挥大作用的“新型简易呼吸器”也在围术期广泛应用,获益患者超过6万患者,不仅降低了围术期并发症,还缩短了患者康复周期。
华福洲现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江西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是江西省“省部级人才”高端人才、江西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江西省“百人远航”、赣江青年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厅级重点项目23项,发表SCI论文12篇,授权国家发明等专利29项,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省级教学金奖1项。(舒羿 万林)
原文地址:http://www.jx.chinanews.com/news/2020/1203/44058.html
编 辑:邱芝栩
责任编辑:孙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