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医”线访谈】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新生态——大江新闻专访我校附属康复医院健康管理科专家毛建军
  • 作者:濮琦琳 摄影:附属康复医院 单位:第四附属医院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5-09-08字体:[
  •   

    本网讯(濮琦琳)近日,我校附属康复医院健康管理科专家毛建军以《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新生态》为题,接受大江新闻独家专访,围绕健康管理的核心价值、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展开对话,探讨如何以“检-诊-疗”一体化模式护航全民健康。详情如下:

    作为江西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创建单位之一,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健康管理科自独立成科以来,始终走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前沿。近日,本栏目专访健康管理科专家毛建军,围绕健康管理的核心价值、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展开对话,探讨如何以“检-诊-疗”一体化模式护航全民健康。

    健康管理VS传统体检:从“数据筛查”到“全程干预”

    记者:作为江西省较早独立成立科室之一,江西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创建和发起单位之一,您如何定义“健康管理”与“传统体检”的本质区别?

    毛建军:健康管理不仅是“查病”,更是“防病”。传统体检通过医学检查评估健康状况,核心目标是早期发现疾病;而健康管理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涵盖健康监测、风险评估、个性化干预及长期跟踪。例如,体检提供的是某一时间点的健康数据,而健康管理会根据这些数据,结合个体的生活习惯、家族史等因素,制定饮食、运动等干预方案,最终目标是提升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发生。可以说,体检是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但后者更注重全周期、个性化的服务闭环。

    个性化体检套餐:普惠与高端的“双轨并行”

    记者:科室如何制定个性化体检套餐?面对高端客户与普通群体的差异化需求,科室如何平衡普惠性与高端化服务?

    毛建军:个性化体检需“量体裁衣”。我们首先要了解客户的需求,通过问卷、面诊等方式收集年龄、性别、职业、家族史等信息,再结合既往体检结果,推荐针对性项目,制定个性化体检套餐。例如,长期伏案人群需关注颈椎筛查,有肿瘤家族史者需增加早癌专项检查,女性需要进行妇科检查,男性可能需要进行前列腺检查等。当然,费用预算也是一个因素,需要平衡全面性和经济性。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我们推行“服务分层”策略:

    普惠服务方面,确保大多数普通客户普惠性服务的基础设施和充足人员配备,提供基础套餐,涵盖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必检项目,确保大众能以合理成本获得基本健康保障。

    对有高端服务需求的客户,开设VIP通道,配备独立诊室和专属健康管理师,提供健康评估、体检报告深度解读、个性化干预方案等定制服务,定期跟进需求。

    闭环管理:打通“检-诊-疗”全链条

    记者:体检后的健康干预是否形成闭环?如何与临床科室协作推动“检-诊-疗”一体化?

    毛建军:体检中心通过定期跟踪随访,形成“检前—检中—检后”全周期健康管理闭环,确保大家在体检后能够持续获得科学的健康指导,真正实现健康管理全程化、系统化。同时,我们通过三大举措推动一体化服务。

    一是数据共享,通过信息化平台与临床科室实时互通检查结果,避免重复检查,提升诊疗效率。

    二是绿色通道,为重大异常指标患者优先安排转诊,例如肺癌筛查阳性者可直接对接胸外科专家,实现从体检到诊疗的无缝衔接。

    三是多学科共管,联合临床医生制定干预方案,如为糖尿病患者定制“营养+运动+用药”计划,并通过随访系统动态追踪效果。

    目前,这一模式已让数百名患者受益,从“查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平均缩短5个工作日。

    技术赋能:AI与穿戴设备助力早筛

    记者:在疾病早筛领域,科室引入了哪些前沿技术?能否分享一个通过早期筛查挽救生命的典型案例?

    毛建军:我们率先引入AI影像分析技术,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动态血压检测等穿戴设备。例如,AI可精准识别CT影像中的微小结节,大幅提升肺癌早期诊断率。

    去年,一位64岁男性来院体检,无任何不适症状,我们建议肺部CT检查,体检中发现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经AI辅助诊断为早期腺癌,后行手术切除。这类案例证明,早筛技术能真正挽救生命。

    健康科普:让报告“看得懂”、问题“被重视”

    记者:针对“体检报告看不懂”“查出问题不重视”等现象,如何通过科普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毛建军:我们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进行报告优化,用通俗语言替代专业术语,例如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标注为“心血管风险提示”,并由专业医务人员提供免费解读服务。

    开展立体科普,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科普文章,短视频、直播答疑;线下走进社区开展讲座,去年累计覆盖超万人次。未来,我们计划推出“家庭健康档案”系统,帮助公众长期管理健康数据。

    从精准筛查到全程管理,从技术创新到科普惠民,健康管理科正以多维举措推动医疗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毛建军表示:“健康管理不是‘奢侈品’,而是全民健康的‘必需品’。我们将持续探索,让更多人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原文链接:https://tt.jxnews.com.cn/news/2789466?spm=jtbkzamwwz.0.0.1.s6HHUr


    编    辑:刘银雪

    责任编辑:陈小赤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