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月20日,南昌大学携手江西人民出版社,在南昌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倡议活动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手册》新书发布会。此次会议的举办,不仅标志着南昌大学在数字教育领域的深耕细作,更展现了其在推动全民数字素养提升方面的坚定决心。

会议现场 供图 南昌大学
数字素养: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在会上,江西省委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和技术处三级调研员陈昊强调:“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一项战略任务,它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陈昊的话语描绘了一幅全民数字素养提升的宏伟蓝图。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著名词作家李维福在专家点评环节进一步阐释了数字素养的深层内涵。他特别指出,数字技术已对文化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影视、游戏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些都是数字素养在当代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教育先行:南昌大学的使命与担当
南昌大学副校长吴丹在致辞中表示:“南昌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将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重要使命,通过数智赋能助力南昌大学尽快实现‘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吴丹的话语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南昌大学在数字教育领域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肖德征从高等教育管理的角度补充到:“数字素养教育绝非高校‘独奏’,而需政府、高校、企业与社会共同‘合奏’。”他提议以新书出版为契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江西数字素养教育走深走实,为数字中国建设培育更多高素质数字公民。
手册发布:数字素养教育的里程碑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手册》的发布,是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梁菁在致辞中提到:“这本书是多方协作攻坚克难的成果,是一本适合不同年龄、职业读者的‘数字生存指南’。”梁菁的话语充满了自豪和期待,也彰显了对这本手册成为数字素养教育重要工具的信心。
作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手册》的作者之一,南昌大学周辉林教授对新书进行了全面介绍。他特别强调,书中不仅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数字素养相关标准与框架,也通过丰富的案例与图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据利用、低代码开发、大模型应用等数字技术,还紧密贴合读者生活,提供了网络安全防护的实用指南。
“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非常适合作为数字素养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优质入门教材和科普性读物。”教育部课程教材所数据服务中心主任刘林在点评中高度评价了这本手册,他同时鼓励高校与中小学、企业、社区等合作,开发更多适合不同群体的数字素养课程,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生态。
学生声音:数字素养教育的实践者
在会后的采访中,南昌大学的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对数字素养教育的看法和体会。南昌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同学马学平说:“人工智能(AI)在学科竞赛和论文写作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深入。”她表示,一方面,在学科竞赛中会遇到案例分析难找思路,难与理论结合,AI会很快地帮助其理清思路。另一方面,在论文写作中经常遇到逻辑不通,标题难以学理化呈现,口语化严重的情况,这时就可以借助AI工具进行优化。

南昌大学学生代表宣读《关于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倡议书》 供图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同学肖涵钰则表示:“倡议书中关于数字技术赋能科研竞赛的内容令我受益匪浅。掌握数字技能使我在面对陌生领域时,能快速构建知识框架并完成基础认知;当遇到复杂问题时,亦可借助智能AI平台实时答疑解惑,例如近期很火的DeepSeek,其功能显著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
这些学生的亲身体验,正是将书中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生动例证,当代年轻人正在通过实践数字素养,为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创新的数字社会贡献力量。
据悉,为进一步强化学生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意识与行动,作为国家13个部委联合评选认定的“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数字学习类)”,南昌大学发起了关于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倡议活动,提出“深植数字思维,勇做终身学习者;精研数字技能,赋能学业创新;践行数字担当,共建智慧校园;坚守数字底线,捍卫网络文明”等倡议。通过此次活动,南昌大学向全校师生乃至全社会发起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倡议,以助力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原文链接:
https://jx.cri.cn/2025-03-21/85c69e1e-d11e-2c83-7306-a52c7d122351.html
编 辑:徐宇爽
责任编辑:徐 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