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新华网:南昌大学二附院医疗中心大楼实现智能化
  • 作者:新华网 摄影:新华网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2-01-18字体:[
  •      
      新华网江西频道1月18日电  近日,总投入达4亿元、省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标准化医疗大楼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中心大楼正式启用,中心大楼综合功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全院编制床数跃升至1600张,实际开床位2000余张,有效地缓解了患者入住二附院的难题,而且该院投入了近2亿元,添置了3.0T磁共振成像系统、64排螺旋CT、大C臂等全套先进医疗设备,也有效缓解了患者检查难问题。
     
      更重要的是,该院在医疗中心大楼建设中,在我省医疗机构中率先运用了许多高科技的元素,用先进的智能化手段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优化就医服务质量,让患者就医时能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更温馨的医疗服务。
     
            "手供一体化"缩短患者术前等待
     
      术前等待时间长,是患者就医中的常见问题。手术间数量有限、器械消毒时间长等因素,是制约手术无法及时安排的重要原因。
     
      据二附院房管科科长颜洪介绍,医疗中心大楼在设计时,借鉴了全国一流的手术室、供应室无缝对接模式设计,将3楼手术室与地下负2楼的供应室实现了垂直运输、消毒的一体化管理。手术室的器械原来都是人工运送到供应室,费时费力,还容易污染环境,现在则可直接通过洁、污电梯分别垂直与供应室对接。9台高效率灭菌柜和全省唯一的大型外车清洗消毒机,使洁、污运输车和大型容器清洗消毒完全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工作区实现了全空气净化,为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据供应室负责人介绍,原来大楼内23个手术室一天只能完成六七十台手术。"手供一体化"启用后,现在每天能完成100台至130台,患者术前等待的时间自然缩短了。同时,"手供一体化"也避免了手术器械的二次污染,最大限度保障了医疗安全。此举还将护士从器械清洗、打包等非护理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了医疗过程的高效运转。
     
          物流传输"飞"送患者紧急物品
        
      如果遇上紧急抢救患者需要特殊药品,或者需要抽取患者血液紧急送检,以往都是由外勤护士穿梭在各个楼层或病区间完成的送、取任务,最快也得2分钟到10分钟。遇上刮风下雨、电梯运行慢,阻隔的时间更长。现在,这些任务交给该院在省内安装的首台气道物流传输系统就可以完成,最快的传送时间只需要几十秒,可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护理部副主任张超介绍,物流传送系统利用的是空气动力,通过一个联通于各病区的墙内通道,将需要传送的物品塞入一个圆筒中,送入电控门,按一下目的楼层和房间的数字,"道路"通畅时,几十秒钟物品就能"飞"到目的地。由于置于里面的药物、血液均实行了封闭式处理,所以非常安全。这套系统的启用,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门禁系统优化患者就医环境
        
      原来医生查房时最担心的是病房人员嘈杂影响与患者沟通甚至影响病情诊断,患者最担心自己休息不好影响康复,住院期间财物被盗也是患者担心的一大问题。
     
      进入医疗中心大楼各个楼层患者会发现,二附院医疗中心大楼各个病区已经在全省医疗系统率先启用了门禁管理系统。医生查房期间不允许家属探视,病房变得安静、有序了,查房、治疗效率更高了,医患交流也更到位了,同时也减少了病房人员杂乱埋下院内感染隐患;对于患者而言,门禁系统管理有利于为患者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更增加了他们的安全感。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