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大江网】走进江西高校“爆款”课堂 揭秘非遗如何激发文化自信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4-04-13字体:[
  •   

    编者按:4月10日,大江网以《走进江西高校“爆款”课堂 揭秘非遗如何激发文化自信》为题,报道了非遗是如何激发文化自信,详情如下:

    高校课堂变身非遗秀场,青春创意邂逅传统文化。近日,南昌大学《民间美术》课堂上的画面,被学生悉心记录并分享至短视频平台,瞬间在网络上火了起来。四月,记者伴着春雨来到南昌大学,一探这门备受赞誉的“爆款”课的魅力所在。

    阿富汗留学生尚铭

    中外学子皆“钟意”,中国非遗在高校实力圈粉

    四月初的南昌,暴雨来袭,尽管天气恶劣,二百多人的阶梯教室仍是座无虚席。课堂上,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已经完成的作品进行分享。

    簪花围、龙灯、蜡染、绒花、扎染、掐丝珐琅……这些非遗技艺的成品,在学生们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每件作品都承载着学生们的匠心与创意,凝聚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来自阿富汗留学生尚铭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向同学们展示了他精心制作的团扇和瓷盘,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与欢呼不断。他告诉记者,他对中国的认知仅限于书本和网络,这节课让他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既有书面知识,还能动手操作,感觉特别美妙。”

    记者注意到,这节本科生的选修课,不仅有各个本科专业的学子,还吸引着研究生旁听。

    “剪纸看似简单,但真正动起手来却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精细的技巧。”来自建筑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一学生吴雨萱表示,剪纸艺术为她的设计专业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同时,通过学习剪纸艺术,她也更加热爱和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邱璟教授在课堂

    为何引入课堂?“激发文化自信,为非遗传承营造环境”

    据该课老师邱璟介绍,《民间美术》这门课2019年就已开设,不仅包括绘画、书法等艺术种类,还包含印染、剪纸、竹编等非遗传统手工艺。

    谈及为何选择将非遗文化引入课堂,邱璟表示,这既是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是对教育创新的探索。她坚信,通过让青年学子亲身接触和体验非遗技艺,能够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进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一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经过一代代传承人不断实践淬炼才形成并定型的。几乎每一项非遗,都给人惊艳之慨,这是其魅力所在,也是修习传承的困难所在。特别是,鉴于很多非遗都与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这也导致很多非遗项目丧失了生存的土壤。

    邱璟感慨地说:“让非遗活起来并代代相传,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不可能还原滋生非遗项目的土壤,但我们可以为非遗的传承营造一块适宜生存的小环境。”

    此外,邱璟认为,外籍学子的学习与体验有助于非遗文化走向世界,吸引更多国际目光。他们的参与为非遗传承带来了更多资源与机遇,有利于提升非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

    学生分享非遗作品

    守正创新,“爆款”课堂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民间美术》课程的火爆,并不是偶然现象。南昌大学教务处处长范杰平告诉记者,邱璟老师这门课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内容积累,这才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和参与。他强调,优质的教学内容和创新的教学方式是这门课程成功的关键。

    公开资料显示,邱璟,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课堂外不仅是高级工艺美术师还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多年的研究。《民间美术》课程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记者了解到,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邱璟及其团队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平衡,力求让非遗文化与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紧密相连。“一方面,系统讲授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基本理论与技艺,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课程大量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亲手制作民间艺术品,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邱璟如是说。

    此外,课程内容结合当下流行趋势,鼓励学生对非遗进行创新性设计,使之更具现代感与吸引力。同时,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增强现实等科技手段,构建沉浸式非遗体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非遗技艺的现场,直观、生动地感知非遗文化的精髓。

    南昌大学教务处处长范杰平表示,南昌大学计划进一步深化非遗文化在课堂上的融入,鼓励更多教师积极参与非遗教学,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地推进非遗文化进入课堂,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链接:

    https://tt.m.jxnews.com.cn/news/2442986?app="jxttn&uid=2606381


    编    辑:尧洋洋

    责任编辑:程慧萍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