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江西日报】以专业康复提升生命质量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5-10-28字体:[
  •   

    2176c8dcd00d4246ac7d5537cf4906c2.jpg

    走进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从意识障碍患者的精准促醒,到老年人吞咽障碍的早期筛查,再到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科学干预,处处可见康复医学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改变。作为一家以康复为主要特色、综合学科为支撑的医院,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近年来在康复医学领域多点突破,不仅填补了省内多项技术空白,更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发出了“江西声音”。

    突破意识障碍:打造全国领先促醒体系,一站式服务点亮生命希望

    在该院意识障碍康复中心,一台台自主研发的脑电监测与促醒仪器正在运行。这里是全国首个实现意识障碍“全程化、一站式”服务与管理的康复中心,该院牵头成立的“昏迷促醒联盟”已吸纳270余家三甲医院参与,成为全国意识障碍评估与治疗的标杆。

    “家属最关心的‘病人能不能醒’,我们能给出科学答案。”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杨涓解释,中心通过经颅磁刺激同步脑电(TMS-EEG)检测可精准评估昏迷患者在经颅磁刺激大脑相应脑区后的脑响应情况,从而客观预测后期促醒治疗效果,为患者的治疗方向和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意识障碍康复中心构建了“评估-无创神经调控-有创神经调控-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全链条服务:先由行为学评估组、神经电生理评估组完成精准分级,再通过正中神经、迷走神经调控等无创手段促醒,对需要脊髓电刺激、颅内电刺激的患者,可联合国内顶级团队为患者行以上有创神经调控促醒治疗,全程无需转科,大大提升了促醒效率。

    目前,中心已拥有双耳迷走神经调控、外周-中枢偶联电刺激、无创脑深部电刺激、可编程电刺激、经颅磁同步脑电、高密度脑电等近20项昏迷促醒相关发明专利,转化多台促醒无创神经调控仪器,该院院长冯珍教授编写的《意识障碍康复评定与治疗学》更是成为全国高校医学教材,其技术水平不仅在国内领先,还通过引进德国洪堡学者白洋院长、与国际神经调控领域顶尖专家德国图宾根大学神经研究所Ziemann教授合作,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聚焦老年健康:破解吞咽障碍认知误区,提前阻断感染风险

    “反复肺部感染,未必是呼吸问题,可能是吞咽障碍惹的祸!”在该院康复医学科病房,杨涓讲述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位老年患者因频繁肺部感染住院,经检查发现,其并无中风、慢支等基础病,而是因年龄增长导致吞咽功能下降,喝水、进食时易发生误吸,食物进入肺部成为细菌培养基,进而引发感染。

    这一现象并非个例。为摸清老年人群吞咽障碍现状,该院于去年10月组建团队,深入农村、福利院、老年机构开展筛查,为老年吞咽障碍高风险人群进行健康宣教及医疗干预。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吞咽障碍、防跌倒、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作为江西省人大代表、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该院院长冯珍通过相关渠道呼吁关注老年人吞咽障碍,医院也持续通过科普宣教、社区筛查等方式,推动公众走出“只治肺部感染、忽视吞咽根源”的误区,进行早期干预,守护老年人健康。

    覆盖全人群康复:从儿童到成人,多领域守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除了意识障碍康复与老年康复,该院康复医学科还构建了覆盖全人群、多领域的亚专科体系,包括神经康复科、儿童康复中心、肌骨康复中心、吞咽与语言康复科等,未来还将增设重症监护过渡康复(HDU)病房、脊髓损伤康复科等。

    在儿童康复中心,针对孤独症、多动症患儿,团队采用“代谢干预+教育训练”双轨模式:通过调整饮食平衡神经递质,再结合感统训练、语言训练、家庭社会融合教育,帮助患儿提升专注力、能安坐,提高学习能力及成绩。

    在肌骨康复领域,该院曹凯教授团队在脊柱侧弯治疗上享誉国际,不仅完成了很多高难度的四级脊柱侧弯手术,还为轻度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通过肌肉放松与强化训练、矫形器辅助等方式,改善脊柱形态及异常姿势。

    创新管理模式:以康复为核心,让综合学科支撑更有力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以“康复为核心”构建学科体系,积极推进所有临床科室在患者病情稳定24至48小时后,由康复团队介入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实现“临床治疗+功能康复”无缝衔接——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在溶栓、取栓、脑出血稳定等临床治疗结束后,康复团队会立即介入,早期开展床边偏瘫肢体训练、吞咽训练等,避免患者因“回家静养、自我康复”形成异常步态或鼻胃管饲;呼吸科患者则先进行呼吸功能评估及训练,逐步介入运动训练,确保治疗效果。

    如今,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其“以患者为中心、以功能康复为目标”的理念,不仅改变了公众对康复医学的认知,更以专业技术与系统服务,为更多患者带来了重返家庭、回归社会的希望。未来,医院将持续推动康复技术创新与医工转化,让康复医学更好地提升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汪清林)

    原文链接:dj.jxnews.com.cn/webDetails/newspaperNews?b_id=2345_12054&paper_id=2&section_id=1137825&app_code=xsb_dajiangxinwen&tenant_id=312

    编    辑:贺  姣

    责任编辑:陈小赤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