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附属中学)张仁杰是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9)班学生,在今年的高考中,他取得了全省唯一数学满分的优异成绩,并以高考总分645分的高分被上海财经大学录取。
今年的高考数学普遍被认为偏难,张仁杰同学依然能够“豪取”150分满分,他有什么秘诀?9月5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谈成绩:学数学是有诀窍的
谈及高考数学取得满分,张仁杰同学认为高考虽然有发挥的因素,也许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运气只是满分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平时的学习。
张仁杰分享了个人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几点就是,新旧结合、注重通法、记忆结论、抠透细节。”张仁杰说,新旧结合才能形成整体,灵活运用知识;注重通法才能夯实基础,把握基本解题规律;记忆结论才能够在一些大题的证明过程中灵活调用,节省时间;抠透细节、规范答题才能有效避免无谓的失分。
谈老师:很幸运遇到良师
张仁杰说,他最幸运的是遇到了许多耐心教导、充满智慧的数学老师。周开财是张仁杰从初中到高中六年的数学老师,也是他六年的班主任。周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他会发给学生一份预习学案,要求学生从初一开始就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着重讲解预习时遇到的困难。周老师还制作了大量微课,让学生课后上网点击微课进行自主学习。
张仁杰回忆,他学习数学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发生在初二,那时数学对他已经过于简单,周老师没有让他停留在老师教学的进度上,而是给了他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对他说:“你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今后你可以尝试自己学习后面的内容。”
张仁杰说,正是这种鼓励、肯定,给他增添了极大的信心,并在初二时就学完了整个初中内容。
张仁杰的成绩还离不开竞赛老师。左福士老师是国家级奥数教练,对数学有着非常深的研究,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也特别关心。王文江老师总是讲出题目的多种解法,让学生能从中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
谈诀窍:信息化教学让人受益匪浅
南昌大学附中独有的信息化教学也给张仁杰的数学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他说,高中的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都是相对抽象的,母校在每一个班级都装了电子白板,老师常常借助电子白板让无形的图像显性,让静态的函数动态,许多难题迎刃而解。
张仁杰也是一个利用信息化学习的高手,学校IS平台上有很多微课和课件,一节微课或课件专门解决某一个专题,或某一个类型的题目。大家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题目,在家中可以再次点开微课或课件反复观看并学习。同时,他还加入了一个竞赛QQ群,里面经常会发布一些好的题目,他会及时关注并下载题目强化训练。
谈母校:好平台,感恩一辈子
张仁杰说:“我的成绩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母校良好的数学土壤,为我提供了展示数学天赋的绝佳平台。”
南昌大学附中的数学氛围非常浓厚,拥有一支非常强的数学教师队伍。在培养数学拔尖人才方面成绩突出,特色鲜明。自2010年以来,南昌大学附中荣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二等奖20余人次,7人入选数学冬令营并获得银牌,其中6位同学保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校多次荣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西赛区团体前五名,张仁杰2015年便获得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西赛区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母校不仅有强大的教学团队,还经常邀请名师来给我们上课,程晓杰校长、左福士老师、戴佳珉老师、刘华老师等给我们奉献了太多,真得很感谢他们。”谈到母校,张仁杰同学充满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