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我庆幸学校一直以来对文化的注重”
  • 作者:肖慧敏 郭媛 崔钰洁 杜一佳 李静 卜怡 郭� 摄影:肖慧敏 郭媛 崔钰洁 杜一佳 李静 卜怡 郭�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2-11-18字体:[
  •      

     

      11月14日晚,中德巴洛克音乐周之世界著名巴洛克小提琴家Anton Steck教授专场音乐会在我校音乐厅门拉开帷幕。
     
      本场音乐会中,中德双语主持让音乐会一开篇就拉近了观众心中中德音乐文化的距离。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Anton Steck教授登台向观众致意。演奏的首曲是《十二首长笛幻想曲》。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此特点在本首曲目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获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欢呼。随后,Anton Steck教授邀请到了伙伴羽管键琴演奏者Marieke Spaans教授。两人合奏了《E大调组曲》。据悉,本场音乐会所使用的羽管键琴是巴洛克时期的乐器。这些乐器都是巴洛克时期流传下来的,现在存世已非常少,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至此,本场音乐会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但听众仍然意犹未尽,沉醉其中。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张老师带着学习小提琴的女儿来观看这场音乐会,并表示自己希望可以以此激励女儿努力学好小提琴。而音乐会的下半场在《d小调组曲》变幻莫测、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开始,此曲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情绪的多变,令观众们深深沉浸其中。观众们用热烈不绝的掌声送给Anton Steck教授,教授三次登台谢幕并送上三首安可曲目,雷鸣的掌声持续长达十五分钟,一捧捧的鲜花也送上台。最后本场音乐会在Anton Steck教授及Marieke Spaans教授的鞠躬谢幕中画上完美句号。
     
      音乐会结束后,Anton Steck教授在后台说道:“我对今晚的表演非常满意,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为两国的文化与音乐交往做努力。”谈及小提琴时,Anton Steck教授表示,小提琴并不仅仅是自己教导学生的工具,更是自己的生命。
     
      我校高等研究院余老师欣喜地说道:“我很喜欢高雅音乐,我是带着兴趣来的。我很享受这个接受陶冶的过程,也很庆幸学校一直以来对文化的注重,给了我们师生这么多的机会欣赏高雅音乐。”
     
      11月15日晚上七点半,中德巴洛克音乐周――巴洛克奏鸣曲独奏音乐会在南昌大学音乐厅顺利举行。德国特罗新根古老音乐研究院室内乐团在音乐会上演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的饕餮盛宴。
     
      Carsten Eckert 教授和Marieke Spaans教授合奏的《C大调竖笛奏鸣曲和通奏低音》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羽管键琴低沉的音色仿佛有人哑着嗓子在浅浅哼唱,配上短笛悠扬轻快的旋律,使观众如痴如醉。演奏短暂的停顿后,笛声变得悠长,节奏也渐渐舒缓。原本的激情洋溢慢慢变得深深情款款。高潮过后,笛声又转而跳跃、轻快起来。一曲结束,两位演奏者默契牵手,相视一笑,向观众深深鞠躬,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退场。
     
      Marieke Spaans教授接着独奏了《半音阶幻想曲和d小调赋格》。此曲在古典键盘音乐中处于极其特殊的地位,是巴赫在巴洛克这个特殊时代用特有的浪漫情怀创作的曲子。羽管键琴连续的节奏充满了神秘、浪漫色彩,短暂的停顿造成的留白,引发无限遐思。随后低沉的节奏又变得欢快、跳跃起来。Lorenz Duftschmid教授演奏的《d小调古大提琴组曲》,时快时缓,时起时落。轻盈优美的旋律、明快对称的节奏,如人在耳边呢喃,别有一番韵味。
     
      巴赫的另一首经典作品《E小调奏鸣曲》,在羽管键琴、古大提琴、短笛和横笛四乐器的合奏中深情演绎。齐奏,和谐之音靡靡;和声,相融之感切切。键琴低沉但有质感;短笛浑厚饱满;古大提琴沉沉却充满张力。节奏由欢快活泼转入柔缓抒情,衔接自然。音乐会即将谢幕,现场气氛热烈,演奏者多次登台答谢。在观众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热情要求下,四位演奏者最后又合奏了一曲。
     
      “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音乐无国界。”主持人最后说道。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本次的巴洛克奏鸣曲独奏音乐会伴随着听众热烈的掌声落下了帷幕。
     
         巴洛克音乐是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且在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乐类型,它以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的特点闪耀于古典音乐的各类流派中。作为此次“中德巴洛克音乐周暨中欧古老音乐研讨会”的重要项目之一,11月16日晚,中德巴洛克音乐会在我校音乐厅华丽上演。德国特洛辛根古老音乐研究院室内乐团的各位艺术家联袂为初冬的前湖献上了一场古典音乐的盛宴。
     
          伴随着悠扬的琴声,舞台上缓缓亮起了幽暗的橘色灯光。《恰空舞曲》的旋律欢快而起,活泼的音符跳跃在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忽而又变得舒缓、动情。琴声似乎穿透心灵,安静,清澈,透明。《恰空》是流传于欧洲的一种古老的西班牙舞曲,艺术家们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为我们再现了欧洲的音乐经典。不知不觉,男高音“快乐的牧羊人”渐渐清晰。歌声嘹亮,透露着浓郁清新的淳朴气息,浑厚的笛声与高亢嘹亮的钢琴声配合的天衣无缝,仿佛那美丽的大草原就近在眼前:蓝天白云下,羊儿成群,牧民们欢笑着,高歌着……旋律舒展,好似骏马嘶鸣。短暂的高调,使动听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魅力。演唱者陶醉于歌声,那动听的歌声像是在留声机里回荡着,余音绕梁。整场的观众都在轻闭双眼静静聆听,随着歌声的转音时而微锁眉头,时而轻轻微笑……
     
      E小调小提琴四重奏以肃穆和庄严的低音调起声,转而又变为深情而哀伤的旋律。琴声时急时缓,时快时慢,时而像急落的雨点,时而像缓缓的流水,淡雅而不失豪放,空灵而不失苍劲,静谧而不失深沉,仿佛让人置身仙境。琴声戛然而止,音符在空气中破碎,音乐厅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观众们尽情的的欢呼着,来自德国的音乐家们三次谢幕又三次被热情的观众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请回台上,并决定加奏两曲。男高音演唱家Jan van Elsacker还用尚不熟练的中文向大家表示,“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很热情,所以,我们要再来一首!”再次掀起了全场的高潮。
     
      数轮返场后,观众们依然意犹未尽。待演出正式结束时,全场听众起立鼓掌。
     
      据了解,这次音乐周是南昌大学与德国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一项长达三年的合作项目中的重要一部分。首届中国南昌中德巴洛克音乐周暨中欧古老音乐研讨会于11月13日至18日在南昌大学举行。本次活动是重要的国际性音乐学术交流研究活动。音乐节期间,将举办8场中欧古老音乐讲座和研讨会,除了“德国巴洛克奏鸣曲独奏音乐会”,还将举行“巴洛克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德国巴洛克音乐会”和“闭幕音乐会”等音乐会。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