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校园偶像】王喜龙:追风少年,青春无悔
  • 作者:杨凯琳、黄晗右 摄影:杨凯琳、黄晗右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10-27字体:[
  •      

    本网讯(学生记者杨凯琳、黄晗右)“下面有请学生男子组1500米获奖选手前往颁奖台领奖,第一名,建工学院,王喜龙……”听到自己名字的瞬间,站在操场草坪上的王喜龙露出了腼腆的微笑,随即转身向颁奖台走去。颁奖台上,他举起那块闪闪发亮的金牌,对着镜头略带羞涩地挥了挥手。

    金牌,共同的荣耀  

    “我没有想到自己能够获得这个奖项,毕竟我们大一的和学长们一起竞争,我也不清楚他们的水平。当时没想那么多,看到有人在我前面,就冲上去了。”说起自己比赛时的感受,王喜龙有些感慨,这不是他首次参加这个项目,但拿到冠军,站上最高的领奖台,却是第一次。

    采访中王喜龙提到,自己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小就对他的身体素质非常看重,常常带着他一起锻炼。“父亲有自己固定的运动时间,每天早上六点,他就起床跑步。大概跑个半小时,再回家洗漱。”虽然父亲并未主动要求,但年幼的王喜龙受到这种感染,每天早晨,听到父亲起床的声响,便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起来,跟在父亲身后一同出门锻炼。          

    “我的父亲不会强制我去锻炼,相反,他总跟我说,累了就去休息。但我并不觉得累,或者说,我非常享受和父亲一起锻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父亲用他坚毅的背影,告诉了我什么是坚持。”谈到自己的父亲,王喜龙显得非常骄傲:“父亲对于我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他低下头去,看了看脖子上挂着的金牌,说:“这是我和父亲共同的荣耀。”

    过去,挫折与成长

    “第一次参加运动会是在高一,参加了1500米、跳高和跳远比赛,也不知道自己能跑多快,所以心里也挺忐忑吧。想着就尽力去跑,不论输赢。”王喜龙说。“最后跑得怎么样?”“也不算特别好,就拿了个第三名,跳高和跳远都没进决赛。经过这一次就发现自己的天分还是在跑步上,后来参加的就都是跑步比赛了。高二拿了两个第一,一个第二,还算满意。”回想起过去的参赛经历,王喜龙又腼腆地笑了笑。

    王喜龙告诉记者,自己还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足球队。“参加足球队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比赛是九十分钟的,一场跑下来,差不多有一万米。这很考验我的身体素质,所以一看到运动会有1500米,没多想就报了名。”他说到。对于王喜龙来说,1500米的比赛其实不算特别累,虽然最后的两百米会比较难受,但看到有人在前面,他咬咬牙就往前冲上去了,对手也没能再反超,跑完甚至还觉得挺轻松的。当被问到以前参加足球队的经历,王喜龙回答到:“踢足球的时候拉伤过大腿肌肉,受伤那几天还忍不住去踢了几下球,轻微地运动一下,过把瘾。”对于王喜龙而言,运动是一种享受,跑步时那种拼搏冲刺的感觉,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纪录,可以无悔矣

    “我参加1500米不是为了拿奖,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出于一种热爱。”王喜龙说。只应战一次1500米比赛,他并不过瘾,丝毫没有想过停下自己的脚步。“可你已经是第一了,之后还想追上谁呢?”“追上风。”他笑了笑,笑容中透露出一种真正的自信。

    实际上,这次参加比赛并在1500米中夺冠的王喜龙,没破校记录心里还有一点遗憾。他对记者坦言,当时比完赛一看手机,好多人说他破纪录了,当时还挺开心,结果最终还是差了几秒,希望明年可以达到这个目标。“我也会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在这个成王败寇的年代,他能够心平气和地说出这样一番话,或许这些感慨,本身便是他对自己所有努力的最好回答。

    夕阳映照在王喜龙的脸上,他以一个人的坦荡平和,静静站在光里。或许结果总有遗憾,或许过程难尽人意,但正如古语所言:“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追风少年,永不言败;追风少年,青春无悔。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