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多家媒体报道我校“爱佑童心”社会实践队十八年坚持用爱与专业守护患儿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5-07-11字体:[
  •   

    编者按:近日,中国日报网、大江网以《南昌大学“爱佑童心”社会实践队:十八载坚守,用爱与专业守护患儿》为题,报道我校护理学院“爱佑童心”社会实践队,18年来,为355名贫困家庭患儿建立精准健康档案,开展全周期跟踪服务,助力众多贫困患儿获专业救助。详情如下:

    在南昌大学护理学院,有这样一支温暖的队伍——“爱佑童心”社会实践队。18年来,他们为355名贫困家庭患儿建立精准健康档案,长期跟踪帮扶,足迹遍及全国40余个乡村,成为众多患病孩子家庭的“希望灯塔”,用青春守护生命希望,以专业传递温暖力量。

    图片1.png

    跨越山海,用心叩响生命之门

    七月的贵州六盘水陡箐镇,云雾缭绕的吊脚楼间飘来酸汤的清香。当实践队的队员们踏着青石板路走来时,苗族阿妈早已牵着孙儿在门前翘首期盼——这是团队今年暑期重点回访的家庭之一。

    十八年来,这样的场景在不断重演:从江西南昌的赣江之滨到婺源的粉墙黛瓦,从河南信阳的田间地头到如今云贵高原的苗寨村落。每一次出发,都只为给更多患儿的生命里,添一份专业守护与温暖光亮。

    图片2.png

    薪火相传,用爱点亮专业之路

    “爱佑童心”团队十八年积累了丰富帮扶经验,曾为3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送去关怀。入户调研前,他们多次开展研讨会,结合每位患儿的年龄、病情以及民族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精心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小贴士”。这些小贴士涵盖饮食营养、睡眠管理、康复运动指导等,实现“一人一策”的精准护理。

    队长苏雯雯介绍道:“我们的护理小贴士不是千篇一律的模板,而是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的康复方案。比如把呼吸训练变成吹泡泡游戏,让治疗过程充满欢乐。看到孩子们从抗拒训练到主动配合,从虚弱无力到活蹦乱跳,这就是其最大的价值。”

    图片3.png

    白衣执伞,仁心守护千家万户

    此次回访之旅,实践队跨越滥坝、陡箐镇等2县8乡,累计行程超800公里。去年在河南信阳的12户家庭里,也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每到一户,行囊里的“标配”始终未变:筹备生活物资解燃眉之急,南昌大学文创传递青春力量,学子们手写鼓励信藏着牵挂,队员们设计护理贴士为生命续航……大家围坐交流,仔细询问康复情况、生活需求,更新健康档案,让“健康关怀”落到实处。

    在多民族聚居的六盘水,帮扶更具特殊意义。面对12位汉族、苗族患儿,队员们尊重民族习俗,用专业知识架起沟通桥梁。遇苗族家庭对传统草药治疗有疑虑,结合现代医学耐心解释;设计护理方案时,融入当地饮食特点,让建议更易接受。

    “回访的分量,在于把‘一时的关怀’变成‘长久的守护’。”指导老师杨轶思语气沉稳而坚定,“每到一户,既要带着专业去解决问题,更要带着真心去传递牵挂。这不是简单的探望,是让每个家庭确信:我们一直都在,守护从未缺席。”

    f9a7428a5f0e421495be301c1bc3b861.png

    图片5.png

    十八耕心,书写青年责任担当

    自2008年“爱佑童心”项目启动,南昌大学护理学院持续深耕儿童健康帮扶。18年坚守,累计为355名患儿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全周期跟踪服务,足迹遍布40余个乡村,助力众多贫困患儿获专业救助。

    这一项目,不仅是守护儿童健康的实践,更是青年践行社会责任的课堂。它激励学子把专业知识化作服务社会的能力,让青春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绽放光彩,为新时代青年树立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榜样,续写护佑童心的温暖篇章。

    原文链接:

    中国日报网:https://cnews.chinadaily.com.cn/a/202507/11/WS6870b4aca3106af2b3c7394a.html:

    大江网:https://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25/07/10/020927991.shtml

    审核:许航、涂金凤、朱文芳、徐翰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