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代表最广大农民利益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对缓解农民看病难特别是看大病更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一附院作为定点医院之一,到2011年底,全院累计直补14346人次,补偿金额4877万余元。仅今年1月至8月,全院共直补4258人次,补偿金额1633万余元。最高月补偿800余人次,补偿金达322万元;一天最高直补68人次,金额40余万元。直补人次和直补金额在省级医院中名列前茅,受到农民患者的一致好评。
公益 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十年来,医院一直坚守自身公益性,秉承“德高术精、福泽人民”的院训,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活动,坚持“医德医风标兵”、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各种评选活动,培养了一代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一附院人,锻造了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一附院品牌,促进了医院改革和发展。
2003年,在抗击非典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伟获得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卫生部授予医院妇产科教授易为民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使医院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拥有两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医院;2007年,医院派出江西省首位赴南极执行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医疗保健任务、脑外科主治医师卢明巍同志。随后几年,医院又相续派出两位医生赴南极执行保健任务;2008年,医院共派出医疗队6批共27人,分别在广元市中医院、青川县关庄镇、木鱼镇、元坝区医院等抗震救灾第一线,现场救治伤员1763人,其中成功抢救危重病人70人,实现了现场抢救零死亡,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完成156台手术。医院被授予获全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医疗队队长张剑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劳模称号;2009年,医院派出抗洪救灾医疗队12人,第一时间到达抚州灾区接诊2000多名灾民,并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2012年,院长魏云峰获得全省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
除了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医院还积极参加各种医疗援助和公益活动。如省委、省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光明・微笑”工程和儿童“两病”免费救治服务、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医疗援疆、对口支援四川省小金县,一附院人始终是冲锋在前,勇当主力。
2012年6月29日,为迎接建党91周年,医院派出18个来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医学领先学科科室的党员专家,在南昌八一广场举行了“迎接党的生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本次参加义诊的专家全部为正高职称,且全部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共有近2000名患者得到了一附院专家的诊治和解答。
保障 基础建设日新月异职工待遇稳步提高
医院的基本建设日新月异,十年间,先后完成了内科大楼、医技大楼、新外科大楼、300米连廊建筑施工,以及门诊、临床、食堂、家属区等处的改造重建。2012年,全院实现电容量21000千伏安,所有病房实现中心空调、中心供氧,配置设施齐全,病区环境优雅。2012年医院还启用气动物流系统工程、实现了各病区标本运输的自动化,极大地改善了就医条件。
预计2013年上半年将投入使用的省急诊创伤抢救中心,总建筑面积达55000多平方米,有500多平方米抢救室、600多平方米重症监护室的集中抢救场所,还有急诊床96张、500多平方米的集中输液区,900张住院病床,同时配套有DR、CT、MRI全套影像设备及B超、心电图、检验等检查设备,并在四楼设置25间净化层流手术间,医院就医环境将发生质的飞跃。
未来五年,医院还将启动医院象湖新院区一期工程(新院区总体规划用地490亩,总建筑面积为42万平方米)、阳明东路北院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项目的建设,及新建营养食堂,完成现住院部的科室调整,形成由连廊连为一体的门诊、急诊、医技楼、内科楼、科研医疗楼、肿瘤、传染的整体住院医疗区、会议中心、地下停车场等。
随着医院固定资产大幅增长,职工福利待遇也得到了稳步提高。2008年,医院全面启动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全院2129人可享受此次住房补贴,院方一次性补贴金额达到22491,056.67元,并从2010年开始逐月补贴;2009年,医院建设了康馨苑,分房、调房260 余户;在医院领导的关心下,医院定时调整工资结构,改革分配制度,十年里职工年均收入稳步增长。
2012年,一附院被确定申报为江西唯一一家“首批国家优质医院创建重点联系单位”,拉开了一附院今后十年跨越发展,奔向国家级优质医院的序幕。下一个十年,一附院人将继续努力,以保障我省人民群众的健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为己任,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