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曼老师”的新浪微博上,徐曼给自己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混迹高校的大型活动策划人、文化创意项目管理及开发者。
在此之前她已经先后参与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大型文艺晚会策划、导演四十余台次。2009、2011年携原创独舞作品先后出访德国、法国巡回演出。原创舞蹈作品《我的未来不是梦》荣获2008年全国舞蹈 “荷花奖”校园舞蹈比赛作品银奖,实现该项国内最高级别赛事江西省获奖历史零的突破。历时8年多专注于创新性的《舞蹈编导》课程教学方式,被学生们称为“要做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的曼氏教学……
2012年,经过徐曼严谨调研并独立执笔的“江西省首届大学生创意文化节”的创意策划案得到省委省政府及主办方省教育厅、省文化厅、团省委及承办方南昌大学的鼎力支持,活动自2012年5月4日开幕式至9月29日的闭幕式、面向全省大学生征集9大创意赛事。全省参与高校近50所,2万余人次参与量,送选参赛作品3000余件,国内媒体争相报道、转载。身为这次创意文化节策划人、项目运作人、总导演的徐曼,展现给记者的,却是光环褪尽后的随性、本真。
“创意”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资源之一!
“ 9月28日:21世纪啥最贵?――创、意、人、才!”
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国内目前为止只有北京办成了,在大篷车上,游走在高校间。那里经济发达,资源汇聚,办这样的活动毫不费力。但是江西不同,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重点高校稀缺,知名的文化品牌和富有原创力的企业也很少,要继北京之后举办好这样一个省级大学生创意文化节的难度可想而知!徐曼深知这种差距背后的困境。
从最初递呈给校长办公桌上那份“横空出世”的创意策划案,到后来组团去游说政府、企业、名流大家,促成活动。从2011年8月萌发念头,2012年9月29日,江西省首届大学生创意文化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完美落幕。徐曼仿佛完成了一场长达400天的梦幻之旅。闭幕式那天,没有人会比她更兴奋、更欢喜――不是因为创意文化节总导演、策划人这两个沉甸甸的头衔,而是因为,她终于为无数江西学子,搭建起了展示自我创意才华的综合性平台。
创意文化节的举办既是偶然,也是必然。2010年,徐曼正全情投入于她所主持的省级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高校优势资源整合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走访调研,她发现“省内文化艺术类的高校毕业人才流失愈发严重”这一现象。她告诉记者,许多有天分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在通过激烈的艺考竞争门槛和长期艰苦卓绝的训练之后,仍然无法顺利地找到对口工作,毕业等于失业或者被迫“转业”,这一批批耗费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的人才的快速流失令从教八年多来的她颇感心痛。
“在教学上我们一直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往往也是复合型创新人才。可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真正复合型,创新性的呢?”徐曼老师说,她不希望她的“孩子们”毕业后成为一个个提线木偶,只会做老师的影子,教科书的复印件!他们需要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创意才华,结交一批志同道的朋友,开拓更为广阔的人文视野,积淀更为夯实的专业素养继而坚定自己的人生坐标。通过一次次大型的赛事及展示活动能使不同学科的人才汇聚、交流、迸发出更多创意的火花,不仅能与企业更好的对接,甚至可能实现自我创意、创业、创富的梦想也未可知。
摩羯座=工作狂?
“10月3日:凡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很不容易!但是我坚信文化创意是我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执着是我的标签。”
活动策划初期,徐曼曾向自己在上海戏剧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黄昌勇请教专家意见,向来以严谨著称的导师给本来满是信心与热情的她泼了第一桶冷水――“这个项目上海都很难做下来,你要充分考虑风险与成本控制、项目规模与运作压力……要可预知会面临多少困难……”。这桶“及时水”反倒给了徐曼更多的助益。
的确,要让梦想照进现实,是需要很多资源助力的,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而绝不是仅仅凭靠一腔热情!
“通过近2个月的多方调研,我发现,一方面,企业对我们本省的高校教学质量缺乏信心,尤其是几个与省内高校有过深入合作经验的企业负责人诚然道来。另一方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与检验教改成果的途径之一就是多构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赛事平台,给更多富有才华和创意的莘莘学子一个展示空间,最好能与企事业单位的诉求对接……”怀着这样单纯的想法,她独自开始了一系列调研,并撰写了“江西省首届大学生创意文化节”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和策划案,跑了省内多个部门,深入国内若干知名高校做调研。经过她和团队的共同努力,这次创意文化节得到了省教育厅、省文化厅和团省委的大力支持。
闭幕式当天下午,“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如期举办。在这个充斥着亚洲面孔的盛会上,银发灰瞳的“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先生的出现,无疑令众人眼前一亮。这位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启蒙者,同时在为全球20多个国家的企业、政府、机构提供咨询。
为了请到他,徐曼不得不从今年年初便开始规划,徐曼动用她在上海求学期间积攒下的所有人脉,先后四次与霍金斯先生及国内学术活动负责人接洽。最终,这位创意大师如约出现在创意文化节的宣讲台上,并把他最新锐的国际学术理论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这无疑令人振奋!
那段时间,徐曼不仅要筹办创意文化节,教学、科研等都需要她继续跟进,面对烦冗的工作,她一如往常处理的井井有条。“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执行自我的时间管理、规划,我思考和准备事情的方式就像一个格子铺。把时间分成若干格子,规定自己要在某一段时期内全神贯注、高效率地的成规定任务。”徐曼介绍说。这种自我时间管理的方式让她在工作之余还能抽出时间居家下厨,养花、弹琴、看书。“摩羯座的我其实并不愿做工作狂,张弛有度才是生活最需要的节奏。”
怒放的生命!
“8月12日:勇者,可以战胜肉体的折磨,精神的寂寞…只要心存美好,期待再次醒来……怒放的生命!”
8月15日前后的两周里,护士、医生充斥了徐曼的生活。徐曼被检查出患有铸型肾结石和炎症反复发作的肾积水,且结石直径已达到3.7厘米和4.5厘米。她独身一人完成所有术前检查,再次奔赴工作岗位,跟进新学年的开学教学工作和创意文化节的项目进展,连医生建议术后两周即准备第二次手术的事情也在她的坚决主张下推迟了一个月。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徐曼的父亲打来电话询问病情,也许是听出了父亲言辞间难掩的忧虑,她马上嘻嘻哈哈地扯开话题。就算是身为孩子的她,也依然会小心翼翼地收好自己的脆弱。不过,也正是骨子里的这份执着,支撑着她一年多来坚持驻守在创意文化节工作的第一线。
9月25日,凌晨1:02,徐曼发微博说:“我还在坚持,因为有你们的关注,5天后的闭幕式。我,一定为你们呈现一场忠于创意的盛典……。”此刻,距离她第一次手术出院仅仅过去了35天。可就在几个小时后,她又因为疲劳过度,驾车路上出了意外,嘴里豁开个大口子,自己回家简单地做了止血、包扎,那晚痛到夜不能寐的她却依旧在和家人的电话里强忍了泪水,依旧在第二天准时出现在《舞蹈编导》的课堂上。
一直仰望的“向日葵”
“10月4日:我的人生,一直在仰望,仰望那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我是“向日葵”,我依旧在属于自己人生的轨迹上行进,不时地倾听内心的声音,自信执着地做着自己!您,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们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
如今,距离创意文化节的闭幕已经过去半月有余,作为江西省首届大学生创意文化节的策划人,她看到的是宣传力度的不足,看到是资金运作上的捉襟见肘,看到是下一届文化节的广阔图景和上升空间。
慢下来的徐曼依旧心平气和地面对十月份的第二台手术。在她家里,充满了从各地淘来的小玩意,却看不见一张奖状,一个奖杯。过往的荣耀已然被她看的很淡,在未来她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曼式教学”,梦想着开一家充满创意的“曼氏小厨”,以及尽全力办好下一届“大学生创意文化节”,为更多的专业人才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徐曼,是一棵抬头仰望着的“向日葵”,她忠于教学事业、忠于美好生活、忠于创意无限、忠于内心世界――她的青春终究会长达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