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油!加油!”的声音回荡在体育馆,队员们移动、进攻,互相配合着练习每天都要重复无数次的动作。第十五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东南赛区的比赛结束到现在半个多月了,南昌大学女子篮球队的姑娘们为准备接下来的全国决赛已经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中。篮球场上,姑娘们脸上的汗水清晰可见,一滴滴从发间渗出,仿佛晶莹的露水在一滴滴浇灌内心的梦想之花。

半决赛赛:南昌大学(白)VS南航大(红)
共同拼搏,你不是一个人战斗
女篮训练十分严苛,集训时每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二点,下午四点到六点半都要训练,早上还要出早操,一个多小时的跑步后,她们再开始与其他学生一样的生活,诸如吃早饭、上课等,与我们的生活相比,她们虽然更累,但也充实了许多。
来自教育学院大四的郑娜是女篮的主力队员,她在场上的位置是小前锋,在防守的时候负责抢断和篮板球。从11岁开始练篮球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刚开始也不是因为喜欢去打,再加上以前小不懂事,就常常想过放弃,不过现在打了那么多年也慢慢喜欢上篮球了,可以说它已经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了。”郑娜笑得很灿烂。
大一进队郑娜就参加了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这已经是我第四年参加了。”郑娜说,“这么多年也受过伤,也失落过,但现在如果你不让我打篮球,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了,闲得很无聊。”在很累很失落的时候,郑娜和队友有着自己的解压方法。队友胡美轶和郑娜同个专业同个寝室,一次比赛中两个人都受伤了,她们就帮对方互相包扎,互相鼓励,最后一起带伤训练。“我们一个寝室,有什么事情都会和对方说,根本没有秘密,晚上会卧谈,周末也会一起去逛街吃东西。”胡美轶说。“我们俩天天待在一起,对彼此很熟悉,已经形成了默契,在赛场上从她的眼神、动作我就能知道她下一个动作是什么。”郑娜看着胡美轶笑得欢快。
在女篮中,所有的队员就像一家人一样,就算因为训练的情况有争吵也是在训练场上解决,绝不把负面情绪带到生活中,像郑娜说的一样,“篮球是一项团体运动,很注重队员之间的配合,你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如配合得好。”她还提到,“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队员之间的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来带动士气。”
付出了汗水才有收获,团结以后才有结果。今年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东南赛区比赛,女篮打败了去年的冠军队伍南京邮电大学进入总决赛就是所有队员一起奋斗的结果。

小组赛:南昌大学(红)VS华东理工大学(白)
严慈并济,带领球队光荣涅�
余教练带队经验丰富,在训练中对队员们很严厉,说一不二,但在场下又会变得“温柔”,时常帮助队员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队员如果成绩下降,余教练需要像家长一样去找老师了解情况,有时候还亲自帮队员上药换药、按摩肌肉,队员们都评价余教练像妈妈一样。“余教练经常自己掏腰包帮我们改善伙食,对我们很关心。”回忆起和教练四年的相处,郑娜心里满是尊敬与感激。
每场比赛之后,兰教练都会给队员总结本场比赛的优缺点,指出应当改正和保留的技巧和战术,也会分析下一支比赛队伍,以此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回忆这次比赛胜利的原因,余教练分析说“这是因为我们有针对性地训练,对细节的注重和把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告诉学生不能放弃。”
余教练说之前和华东理工那场比赛留给她很深印象,学校女篮刚开始就被对手压制,到了半决赛结束时比分还远远落后,但她一直鼓励大家不要放弃,坚持到最后。在全队的共同努力下,女篮从第三局开始慢慢发力,最后以7分的优势拿下了比赛。这场比赛结束后,余教练特意找来比赛第一节的视频给队员看,让她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状态,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也就能够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状态不太好的队员,余教练主要还是采取鼓励的措施,为队员树立信心和目标,让她们看到希望才能更好地努力。
谈论到对我校女篮的要求时,余教练说道,“我首先想教会我的队员做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学会打球;再次就是教她们懂得感恩,让她们知道是学校给了我这个平台展示和证明自己,而我们回报学校的方式就是刻苦训练,拿出成绩为学校添荣誉,最后才是真正地打球训练。”
余教练说她以前也很热爱篮球,但因为条件不好没能像现在的队员一样有好的机会和平台,“就当做替我延续梦想吧,我希望我的队员能够不留遗憾,不后悔,在以后回想起来时能是一份不错的回忆。”
寻梦路上难免坎坷,但只要心中有梦,有一群和你并肩战斗的队友,女篮姑娘们就不曾止步。为了梦想,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