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大师】乔守怡:学者之风 师者之心 行者之态
  • 发布时间:2011-11-21
  •   
            
         
        他年过花甲却仍旧对科研、对教书育人饱含热情,他发表的论文、获奖众多却仍旧从容淡然。二十世纪末的生物技术发展让诸多科学家很是兴奋,而他那时却更加关注本科培养模式的变革对生物学教育的挑战与影响。他各方面颇有建树,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将师德作为毕生的追求。
     
        他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遗传工程系主任、遗传学教授乔守怡先生,借南昌大学承办第六届高校生命科学教学论坛的契机,我们得以走近这一位严谨的学者、和蔼的师者、达观的行者,聆听一堂大师的课。
     
                     畅谈江西情缘    激励昌大后来人
     
        谈及江西省浓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时,乔守怡教授娓娓道出了他与江西这块革命圣地的不解之缘。早在35年前,乔教授就作为上海市的教师被派遣到江西省,教导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当时,乔教授跑遍了吉安、安福、万安,永水,上饶,余干等地。他的步履几乎到达了现今吉安地区大大小小的每一个县城、每一个乡镇。
     
        乔教授认为江西的历史给南昌大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南昌大学作为江西省最大、最具实力的大学,有责任有潜力承担起振兴本省学术的重任。那段独特的教学经历使乔教授对江西省有了深切而全面的了解。在他看来,江西省拥有深厚的革命老根据地的基础,在这片土地上处处蕴藏着不满足于现状的抗争精神与变革意识。从这一点看来,他丝毫不怀疑南昌有实力去发展出一个一流大学。
     
        南昌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从1940年成立至今不断发展壮大,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为江西省的本科品牌专业,食品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针对我校生物科学方面的发展,乔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希望南昌大学可以制定好自己的发展规划,在学术领域做到敢为天下先。他反对学校间频繁的进行总体实力的比较,“别的学校的规划是学不来的,到最后反而变成邯郸学步,江西有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有多样的学科互相支持,能够走出新的办学模式。”
     
                     赤诚之心 求索科研 感恩生命
     
        乔教授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科研工作者,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专家。在他眼里,授课就好似站在舞台上演出,每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可以喜欢自己的“节目”。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之时,可以把学生讲得不打瞌睡是最基本的要求;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是达到中层的标志;而最高境界就是令学生觉得你讲的课程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 
     
        长达12年的本科生物教学管理生涯让他对人才培养尤为关注。他认为当下社会,部分高校过分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成长的引导。这种行为是十分不可取的。我国国策早有阐明: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这才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动摇的信念。
     
        对他而言,至今为止所取得的全部奖项都只是过眼云烟。真正令他倍感成就的是看到自己的学生成才。为此,他还着重地提到了同样前来参加本次大会的嘉宾――他的得意门生之一,上海最大的民营公司复星集团的总裁梁信军先生。在谈及梁信军和他的其他学生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之时,乔教授难掩他心中的喜悦与自豪之情,一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赤诚之心展露无遗。
     
                       厚积薄发  成就大师心态
     
        乔教授在总结其四十年的生物研究经历时,曾动情地说过这样一段话:“进化中没有失败的物种,生存中没有完美的生命,基因中没有无用的序列,生物中没有长久的永恒。”这段富有哲学内涵的人生感悟感染了许多人。乔教授表示,之所以可以用这样平和辩证的眼光看待人生与学术,完全得益于他幼年和青年时期所受到的良好教育。
     
        幼年时期的乔教授受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背诵古诗的同时还会有意模仿诗中优美流畅的韵律写作,小学二、三年级之时便可以独立成诗。中学教师对他的辛勤培养,他始终心怀感恩。那时候,他的中学教师为了锻炼他的记忆力,就鼓励他去背诵北京城中各大石碑上的古文。经过长期的锻炼,七八百字的晦涩碑文,乔教授只用两三天便可以烂熟于心。那段经历促使他养成了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习惯。
     
        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他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厚积薄发。不要贪图网络阅读的快捷方便,养成拼凑成文的习惯。因为在他看来,即使拼凑的思维再巧妙也不能使文章具有灵魂。就像批量生产的摩天大楼终究不敌历经百年打磨的古老建筑那样深入人心。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对于自己所期许的人生状态,乔教授感慨道,他喜欢顺其自然,但每个人生阶段他绝不会放弃努力。
     
    人物简介:
        乔守怡,1948年10月生,1975年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毕业。现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遗传工程系主任,遗传学教授。社会兼职:国家教育部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生物科学专业分委员会主任。长期承担生物学科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遗传学教学,并从事发育遗传学和肿瘤遗传学研究。
  •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做客前湖讲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做客前湖讲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做客前湖讲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做客前湖讲坛
  • 分享到:

南昌大学新闻网 新闻热线:0791-83969057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学府大道999号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