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物理与材料学院)10月25日至26日,由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江西省材料学会、江西省物理学会、江西省光学学会、江西省化学学会协办,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物理与材料学院承办的江西省高校首届“材料+”研究生学术交流节在南昌大学成功举办。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熊仁根教授做主旨报告,副校长王立出席开幕式。活动采用“主会场+线上直播”形式,吸引全省高校材料、物理、化学、能源、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近千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
王立在开幕式上强调,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是服务教育强国核心使命的关键支撑,本次学术交流节是响应教育强国号召、探索研究生培养创新的有益尝试,更是我省研究生教育“破界融合、协同育人”的全新探索。
熊仁根作题为《我的科研感悟》的主旨报告,他将自身在科研路上的挑战与突破转化为生动故事,既分享了前沿的科研经验与创新思路,更传递出“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科研真谛。
在研究生学术成果展示环节,25名研究生的路演汇报展现出扎实科研功底与创新思维,挪威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白勇教授等评审专家现场点评指导,线上观众同步参与学习交流。
本次活动评选出10名江西省“材料+”研究生创新标兵、5名创新标兵提名奖及5名最佳墙报奖,为青年科研人才践行“敢闯敢创、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了鲜活榜样。现场还组织获奖研究生分享学术研究中的思路突破、方法创新与实践心得,以优带优、互学互鉴,加速科研经验的跨校流动,为全省“材料+”领域研究生搭建起协同成长的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节旨在发挥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引领作用,以学术报告、成果展示、专家研讨等环节为载体,搭建全省“材料 +”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活动设置学术创新类、实践服务类、创新创业类三大报名类型,前期经导师推荐、高校初审及组委会专家评审,最终确定25名研究生参与路演汇报,54名研究生以墙报形式展示成果,内容涵盖有机太阳能电池、氢能源装备、钙钛矿材料、智能光计算等前沿方向。
作为江西省唯一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本次交流节提供重要支撑。该学科在硅基LED技术、分子铁电体、超高温金属材料等领域成果丰硕,其“V形PN结半导体发光器件”“分子压电体的铁电化学设计”等成果获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为研究生学术创新提供优质科研平台与师资保障。
审校:许航、涂金凤、朱文芳、陈小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