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肖佐教授一行莅校指导参观
  • 作者:彭惟靖 杜一为 周美庄 摄影:彭惟靖 杜一为 周美庄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0-06-02字体:[
  •      

        近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专家一行40余人应学校邀请来校指导交流,李建民副校长热情接待了委员会专家一行。

      在我校研究生院108室举行的“空间环境”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肖佐教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赤教授作了主旨报告,为昌大学子带来了一场深刻、专业的演讲。我校相关专业的老师与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肖佐教授对空间科学技术的含义、意义和应用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的介绍。肖教授指出,我国是在继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之后第四个拥有自己独立的导航系统的国家。随着中国在空间环境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相关的计划也应运而生,如双星计划、子午计划和夸父计划等。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赤教授就“子午工程”的系统构成、建设方案、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进行详细的讲解。王教授信心满怀的说:“我们正着手开展‘子午工程’的二期工程,如果进展顺利,这将成为我国空间环境综合检测体系建设历史上迈出的第一步。” 演讲结束后,在场大学生与两位教授做了深入的交流。

      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专家一行还参观了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游泳馆、信工楼、理学院。

       相关链接

       肖佐:教授,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空间科学学报”主编、中国科协委员、国际科联日地物理委员会中国代表等职。多年从事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在电离层扰动形态、电离层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及热层环流数值模拟及电离层理论模型等方面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受到国内外同行重视,是国内电离层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组织并负责中国-巴西“资源一号”卫星星内高能粒子探测器的研制,实现了国内高校首次卫星探测。

       王赤:研究员,1998 2月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随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空间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并于2000年晋升为研究员,是美国NASA行星际探险计划VOYAGER宇宙飞船空间等离子体探测数据分析和理论模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现为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任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空间天气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日球太阳风结构和行星际扰动(CME及激波)的传播和演变的数值模拟和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近三年来在国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多次被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作特邀报告。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