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上午,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著名“金学”研究家、我校杰出校友陈东有教授做客“前湖之风”周末论坛第119期,从文学角度讲述他眼中的《金瓶梅》。
作为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历经风霜雨雪仍无法改变其奇书风范,一直是众多学者欲罢不能的研读对象。陈东有教授从1987年开始研究《金瓶梅》,是国内为数不多较早进入了这一“禁区”的学者。想当年,他率先在大学校园里开办研究《金瓶梅》的选修课,虽然在校内外有广泛的争议,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多年潜心钻研,使陈教授对《金瓶梅》一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陈东有教授的讲座题目一经公布就受到广大听友的热切关注,可谓是“未演先热”。 讲座现场更是座无虚席,甚至有年长的教授也慕名而来。听友们的热情似乎也感染了主讲人,两个小时的讲座陈教授一直激情站立演讲。陈教授娓娓道来,绘声绘色的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世情长篇经典小说中的“奇书世界”演绎的淋漓尽致;听众入情入境,不但为书中所蕴含的乾坤大道所吸引,也被陈教授渊博的学识、娴熟的演讲所折服。校党委副书记徐求真、副校长邓晓华也与师生们一起聆听了讲座。
陈东有教授首先从《金瓶梅》的故事来源谈起,将故事背后所依托的社会现实生活娓娓道来,并在其中逐个分析了故事的人物形象。陈教授为大家阐述《金瓶梅》这个书名的来源,它实际上是潘金莲、李瓶儿和春梅三个女子名字中的一个字组合而成的。《金瓶梅》被称为“奇书”自有其独特之处,陈东有教授认为《金瓶梅》之奇有三:一、平淡之奇,即小说以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展现平民的生存状态;二、奇特的人物,故事中出场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从而将人物由单色调变为多色调,从平面化转为立体化;三、小说本身创作之奇,即《金瓶梅》是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正是这些奇特之处才使得《金瓶梅》从我国的文学历史中款款走来,并将越走越远。最后还在现场给同学们展示了故事的人物关系。
陈教授一个半小时的讲述远远不能满足听友们对《金瓶梅》的好奇亦或是疑问,于是在互动环节,大家踊跃地向主讲人提出问题,现场因此又掀起了一阵高潮。“前湖之风”周末讲坛自上周开通微博大屏开始,听友们已熟悉并开始慢慢地接受这种新的互动方式,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讲座过程中,微博大屏不断出现“陈老师给力”、“前湖之风,我爱你!”等表达对陈教授做客前湖之风的欣喜之情。
讲坛在听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据了解,陈教授关于《金瓶梅》的讲座还将持续两场,之后他将从经济与哲学视角进行解析,这也是陈教授第一次在高校讲座中完成对《金瓶梅》一书的全方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