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江西日报】时光易老浓情不变
  • 作者:南轩 摄影:南轩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3-01字体:[
  •      

    2月15日,陈俐、廖聪老师登上2018年央视春晚表演赣剧,令人振奋。2月28日,江西日报文化赣鄱栏目以“时光易老浓情不变”为题,报道了对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赣剧表演艺术家陈俐的访谈,现将对话交流摘转如下:

    主持人:万芸芸

    有一场盛会 温暖了35年

    主持人:今年的央视春晚,各位喜爱哪些节目?与往期相比,戊戌狗年春晚又呈现出哪些亮点?

    陈俐:非常感谢大家的喜爱。春晚举办了35年,这还是赣剧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我们是在1月中旬接到邀请的,当即就联系了我省作曲家程烈清和编剧姜朝皋两位老师,他们也是非常兴奋,彻夜创作当晚把作品赶制出来。

    其实,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为了让赣剧的这一次亮相更加完美,节目的每一秒我们都要“精打细算”。程烈清和姜朝皋老师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修改,努力让唱腔青春化、节奏欢快,唱词唯美欢乐。而我的思考是,赣剧有什么长处是可以在舞台上“惊艳”众人的?或许长水袖是赣剧的一个亮点吧!欣慰的是,我在节目中融入长水袖表演,较好契合了主持人介绍的赣剧俏丽多姿的特色。

    有一种效应 来自春晚舞台

    主持人:陈老师,春节期间,我们的手机被您的演出照片霸屏,朋友们都在热议赣剧上了春晚。您想到过这个节目会产生如此火爆的影响吗?

    陈俐:说实话,我完全没有想到。全国有300多个地方剧种,每个剧种都有代表人物,其中还有一些比较强势的地方剧种,如川剧、秦腔等。我没有想到赣剧能够脱颖而出,我也没有想到节目播出后,影响会如此大。这些年,我也上了许多次央视戏曲频道的春晚,反响却远没有这次大。春晚之后,不仅是普通观众,就连一些业内人士,也给我留言,“这就是你们的赣剧吗?第一次见,好美呀!”

    主持人:对观众而言,春晚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艺术盛宴,对艺术家而言,春晚又意味着什么呢?

    陈俐:对艺术工作者而言,春晚也许是艺术生涯中一个可贵的追求。不仅能与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同台,就连春晚新面孔也都是一些有着正能量的明星,在新春佳节给全国观众带去欢乐,这是多么幸福的演出,多么自豪的价值肯定。

    于我个人而言,从艺这么多年,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春晚不仅是年度最受欢迎的盛会,更是一个群众的最高舞台,它的认真程度、严苛和紧张、甚至残酷,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每个节目千挑万选,每位演员竭尽所能。我们那个节目,共有200多位演职人员,前后排练了20多天,每逢单号日子是审查,逢双号日子是节目整改,若整改效果不理想,节目就会被拿下,经历了六次审查后,我们才最后站在了春晚的舞台。而有的节目已经到了第五次审查,还是很可惜地被刷掉。

    有一份守候 期待着节目惊喜连连。

    主持人:陈老师,作为一位上过春晚的艺术家,您看春晚,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陈俐:或许是职业的习惯,我看春晚时,会更加注重有编排力的歌舞节目,导演是怎么处理场面调度的,演员是怎么表演的等。今年的戏曲串烧节目就让我耳目一新,尽管有7分多钟,却极具震撼力,并不让人感觉时间长。这个节目的每一段都有它的思考和搭配,开头的京剧高雅大气,中间段落的三个地方戏各具特点,末尾处的当红京剧演员齐亮相,水袖、髯口、长绸表演有序穿插……这样的节目处理,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中国江西网报道:

    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8-02/28/content_413413.htm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