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桃李】爱撒帕米尔
  • 作者:新疆志愿者 李延兵 摄影:新疆志愿者 李延兵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2-11-26字体:[
  •      
     
    李延兵等志愿者为团结小学建立图书角
     
     
       选择新疆是幸福的
     
      2011年,那时正是五月份,我去听了一场江西省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的讲座,听到了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和难以忘怀的经历,打动了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梦,很想去西部实现自己的梦想,很想去给自己的人生打造一场难以忘怀的经历,所以那些天没有一丝犹豫,辞去了工作毅然选择了西部计划。
     
      踏上新疆的路程,踏上西行的列车,一路上戈壁无际,高山叠起,风车漫无目的转着,列车从南驶到北,风景无限,村落由多变少,开始一直觉得越往西行越是戈壁,当我们踏上乌鲁木齐至阿合奇的征程时,新疆的美景一路上无限美好,让我开始觉得选择新疆是幸福的。
     
      2011年8月份,我来到阿合奇,来到纯美的大自然怀抱里,这里的天是最蓝的,西边的天山上的雪线我们抬头即可遥望,在下雪的时候,我们的眼前的白云静静的躺在山腰上,下雨的时候,天山脚下,昆仑山庞,巍峨的山峦上飘着似起飞起的白云,汽车行驶在有白云飘漠的地方时,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
     
      这个只有两条街的边境小城聚居着善良淳朴的柯尔克孜族人民,县城被大山包围着,远远的天山上白雪皑皑,一年四季都像画一样映在眼帘里。一条公路伴着托什干河旁,河流两边聚居着淳朴的牧民们,五月时分,已是入夏季节,可是在阿合奇县,五月份边境县的高原上还飘着雪,孩子们背着书包在村外面等着去县城里的汽车,他们有时候要等一个下午的车才能回家,有时候上学时被爸爸骑着马儿从遥远的山上走上一天的路送到学校,一个月或者三个月或者半年才回一次家。
     
      冬天的时候,山上寒冷之极,孩子们的上学路更显得艰难困苦,他们上学经常迟到,甚至经常感冒,冬天的早上他们要早起两个小时伴随着星空漫漫开始上学了,上学路上走上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是经常的事情,对于我,给孩子们送去温暖是我最值得开心的事情了。
     
      2011年9月份我加入了新疆乡村志愿者,在这个组织里我认识了乡村校园志愿者发起人亚力坤・吾斯曼,在这里与他进行交流沟通参加了了10月份的乡村校园志愿者走进甘肃民勤行活动,在此期间,我真正的接触了公益事业,更加开始关注阿合奇县的孩子们的上学路,2011年10月份,我组织阿合奇县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成立希望志愿服务队,通过与内地爱心人士联系,与新疆日报记者的联系,加入全国腾讯爱心“衣加衣”活动中。同时开展了走访调研志愿活动,平时,我们志愿者没有时间开展走访,只有利用周末业余时间开展走访,在走访期间,纯洁、善良的家人报着感激的话语,我们让孩子填好表格,给他们拍好图片,再把这些信息整理档案存档之后将信息发给爱心资助人士。
     
      在我走访第一个孩子的时候,看到孩子的家里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是完全破旧不堪,在寒冷季节当中真有写担心他们在这个季节将会怎么过冬,我们为他们送去爱心人士资助的冬衣,之后又为他们联系了爱心资助人士,将爱心送到他们的手上,现在四个孩子都得到爱心人士的长期资助。
     
      在经过新疆日报和新疆都市报的热心报道之后,阿合奇县加入了全国腾讯“爱心衣加衣”活动,我组织志愿者们去邮局拿衣服,因为衣物慢慢的增多,每天我在办公室里接到了许多爱心人士的电话,之后就是去邮局拿衣物。衣物收到了,要将衣物妥善安置,必须放在一个安全干燥的环境当中,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地方去安置这些衣物,之后,我与阿合奇县教育局的领导取得联系,在教育局的梁局的支持下,我们最后将衣物安置点放在阿合奇县团结小学,因为衣物一次性接收的比较多,所以,我们需要一辆车子,找车子是最难的了,第一次,是教育局领导派的车子到阿克苏拉的衣物,第二次是阿合奇县团委帮忙找的车子将各地捐来的衣物拉至团结小学,这两次接收的衣物数量都比较多。整个冬天我们一共接收衣物八次,还好,因为我们帮助的第一个家庭叫水婷婷,他的父亲水升连在阿合奇县以种菜为业,家有一辆电动三轮车,之后的每一次接收衣物所用的交通工具都是他的车子,每次接收衣物就事先和他取得联系,然后我和志愿者们一起将衣物送至学校。
     
    志愿者与儿童福利学校的学生结对
     
      大爱传递,奉献无止
     
      志愿者们在几个月的时间一共为阿合奇下1050名贫困生传递爱心,为团结下学建立图书角,与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结对,共为阿合奇县孩子募集900余本书目,走访11名贫困优秀学生,在这一年的志愿服务当中,给予我最大的收获是自己的内心的强大,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为帮扶贫困学生让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人生价值,爱心的传递,心灵的呼唤,让志愿者真正的在西部得到历练,一生难得的经历,一生难求的磨练,价值在青年当中的体现,理想的执着,信念的坚定,让我们的志愿服务的道路一直坚持着走下去。我想我们的行动会带给更多的孩子希望,正是因为有希望,所以我们义无反顾的努力坚守下去,希望志愿服务队就是源于给西部的孩子们带来生活的梦想,带来生活的希望,带来理想实现的希望,这是我们走向基层服务的最大的价值。
     
    阿合奇县志愿者服务队李延兵为阿合奇县贫困学生送去乒乓球拍
     
      永远的“志愿者”
     
      自从组建阿合奇县希望志愿服务队以来,目前,累计为阿合奇县7所中小学学生募集5500多件衣物,350双雪地靴,书刊3500余本,书包37个,围巾100条,手套50副,总金额达到100000元。这些爱心物资覆盖了阿合奇县七所中小学的1050名贫困中小学生。
     
      2012年3月份,为阿合奇县团结小学建立图书角,并联系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与阿合奇县团结小学结对。同时,出资600元用于乡村校园“爱+餐”项目费用,并为甘肃裕固县明花乡许三湾村小学捐赠一台2000元神舟台式电脑。
     
      2012年4月份,为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中心小学申报了全国“圆梦2012―爱心包裹项目”,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中心小学是新疆地区两所小学之一。在此期间,通过新兴媒体微博与江苏杨州李女士和白天鹅援助网取得联系,为阿合奇县11名优秀的贫困学生联系爱心资助人士,目前已经对接学生资料,有3名孩子被爱心人士资助。2012年6月份,我利用新媒体发起“我想读本课外书”公益助学活动,并且得到新疆都市报的热心帮助,将所募捐的爱心书目捐赠给阿合奇县七所中小学,为阿合奇县小学建立属于自己的爱心书屋和班级图书角。
     
    阿合奇县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李延兵、王衡山、余芸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时的留影
     
     我们在麦田播撒希望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小的,组建一支强大的志愿者服务队更有现实意义,积极引导和带领着身边乐于奉献的志愿者和社会青年积极投身到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为边境少数民族带去党的关怀和温暖。
     
      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的是对未来生活最美好的期待,他们没有多么宏远的梦想,很简单,希望将来自己的生活可以衣食无忧,可以快快乐乐的成长。有的孩子家境贫寒,他们的理想是将来希望自己可以上内初班或者内高班,去外面看看美好的世界,走出阿合奇县,走出帕米尔高原,去期待未来的美好生活,通过自身的努力,希望自己一直可以走的更远,去回报爱心人士的资助,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将来的生活更好,他们也希望自己将来有能力的时候可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们爱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心里扎根并孕育着希望的芽苔。
     
      志愿者们每当在走访过后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在这条路上我们得到了许多的除了生活上收获之外的东西,我们得到的是内心的收获和成长,早在我们来到阿合奇县的第一天的时候,大家都希望志愿服务当中可以让自己的内心有所感悟对生活有所期待,的确,我们做到了,在这里的每一个志愿者都感到自己的生活是充实的,志愿服务是美好的,我们希望自己的的行为可以影响更多的青年人,最主要的是我们被孩子所铭记在心里,在他们的眼里,有这样的一群人,一群大哥哥大姐姐们时常会来看他们,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线条和颜色,同样,我们内心一直是快乐的,志愿者们开始怀念现在的志愿者生活,开始默默地思念2011年志愿者们留下的每一张快乐的面孔,留下的每一份美好的回忆,我们的希望播撒在帕米尔高原上一个小小的县城,一个山沟里,一个大山里,在大山里,在天山南麓的麦田里,我们希望的种子正在发芽。
     
      蔚蓝的天空上,朵朵白云无忧无虑的飘着,那些云儿就是帕米尔高原上最纯洁,最唯美的青春少女,他们时而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时而停下脚步俯瞰阿合奇县的马儿和羊群,放牧的少年正在唱响着阿合奇县最神圣的玛纳斯史诗,库姆孜弹唱不绝轮换的唱响在昆仑山脚下,托什干河旁。
     
      我们期待,我们回首,我们思念,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这里的每一个人,这里给我与我们最快的时光,收获这里的每一份感动,在希望的麦田里,我们继续播撒爱心的种子,期待他的发芽,盼着他的成长,一个个孩子是我们调研队伍的播撒希望的麦田,一份份爱心是我们在麦田里播撒的种子,调研路漫漫,其心也快乐,我们快乐着,孩子们也开心着,阿合奇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李延兵,2011年毕业于南昌大学,2007年注册并成为国家青年志愿者, 2011年7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11.7―2012.8服务于克州阿合奇县团委,现服务于新疆克州团委,担任新疆克州项目办联络员,新疆地区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项目专员,在校期间表现优秀,荣获江西省第七届“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江西省优秀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赛”江西省二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赛西安世园会“全国三等奖’,2011―2012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志愿者,2011―2012年度“全国五星”志愿者。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