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为我校四附院邹德凤
习近平为邹德凤颁发南丁格尔奖章
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于8月24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了获奖者,亲自向获奖者颁奖表示祝贺。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中心副秘书长、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疗服务部主任邹德凤荣获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是时隔十年之后,我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护理人员。
愿意奉献生命的“爱心天使”
在南昌大学四附院,邹德凤被大家公认为最不怕脏、最不怕累、最不怕危险、最有爱心的医护人员。遇到困难和危险,邹德凤总是挺身而出、义无反顾。2009年,一个27岁的男青年,感染了艾滋病,他怕到医院去治疗,会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他想让卫生机构派志愿者上门为他提供抽血、打针等服务。邹德凤听了,毅然决定当一回特殊的志愿者。三年当中,在她的精心治疗下,原本一身皮包骨的男青年,健康状态大为好转,他们一家人都对邹德凤充满了感激之情。
经常有同事问邹德凤:“难道你不怕?万一你传染上了怎么办?”邹德凤坚定地摇了摇头。她说:“我们国家这么大,总会有一些困难和危险的事需要人去做,我已经50多岁了,我愿意去做这样的事!”“为了帮助别人,我愿意献出一切,包括生命!”
比儿女还亲的“活雷锋”
邹德凤的重要课题之一------《抚触在社区临终关怀的研究》,是由数十件感人的故事凝成的。1993年,一个50多岁的铁路蔡姓妇女,身患胰腺癌,子女又不在身边,内心极度恐惧,总觉得在人世上有心愿未了。邹德凤得知后,每天中午和下午一下班就赶到她家,反复抚慰开导她,为了让她减轻心理压力,邹德凤经常会伸出温暖的手,像抚摸婴儿那样,亲切地扶触她的身体,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病人从扶触中感受到了人世的温情,情绪稳定了下来,最后安祥地离开了人世。从此以后,邹德凤先后来到了100多位临终老人们的身边,陪伴他们中间的20余人,走尽了人生的最后一程,铁路百岁老人涂细银,就是其中一个。
2010年10月,七十多岁的铁路退休职工郭师傅,给医院写来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讲述了邹德凤如何关爱他的母亲涂细银、陪她走完生命中最后半年的感人故事,当医院院长孙坚在会上宣读这封感谢信时,在场医护人员无不动容。当时,百岁老人涂细银身患绝症,她的儿子和媳妇也都70多岁了,无力照料她,邹德凤得知后,每天中午和晚上一下班,就赶到老人家,老人大便排不出,她就戴上手套为她抠肛排便;老人得了褥疮,她就每天两次帮她擦洗、按摩;老人不肯吃饭,她就亲自喂饭,老人到最后实在吃不饭,她就用鼻饲法喂饭,尽可能延长她的生命。百岁老人故去后,她的儿子在感谢中写道:“邹老师做的这一切,我们这些做子孙的都做不到,她不仅仅是活雷锋,她更是活着的白求恩!”
全省数一数二的“超级义工”
从长期的社区护理工作实践中,邹德凤深刻认识到:要让社区里更多的居民群众得到关爱,必须要有一支社区医护志愿服务队伍。为此,2002年,她找到了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中心,并迅速成为中心的骨干分子。在她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第四附属医院志愿服务队。经过多年的发展,服务组成员由最初只有几个人,发展成为现有4000多人的志愿服务团,而她这个领头人,更是从“铁路爱心天使”,升格成全省闻名的“超级义工”。
成为志愿者后的11年,她每天8小时之外,几乎都献给了爱心事业;每到周末,她要带队进社区,挨家挨户上门看望病患和孤寡老人,她的足迹,走遍了铁路住宅区每一条街、每一条巷、每一栋楼、每一条楼道。
最有说服力的是数字。11年当中,为了看望病患和孤寡老人,她徙步走过的路程累计达二万五千公里,相当于走完了两段长征路;徒步登上35000层楼,相当于12座珠穆朗玛峰。她累计做义工达1.9万小时,超出红十字志愿者最高奖项“终身志愿者”的标准整整五倍,(“终身志愿者”的标准是3000小时),成为江西省数一数二的“超级义工”。
旁人眼中的“送德凤”
在四附院,很多人都知道:邹德凤工作几十年,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她的工资,都变成了食品药品慰问品,送给了病人和老人,捐给了灾区和生活困难的人。就连当年铁路局奖励给她的一套住房,她也毅然无偿地给了其他无房同事。同事们每次见到邹德凤都会说:“您干脆叫‘送德凤’算了。”
她的丈夫不无遗憾地说起:“这几十年,家里都靠我一个人工资维持,有时候资金实在周转不过来,我就希望她能拿一些钱回来帮我一把,但她没有钱,她的钱,全用在别人身上了。”用正常的标准衡量,她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妻子、称职的母亲,但她的丈夫和女儿,却能够支持她、理解她,直到追随她。
她的丈夫和女儿,跟着她的脚步,也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她的女儿,大二就入了党,一到寒暑假,就跟着她进社区,当义工;她每年义务献血两次,每次200-400CC,她的女儿,也年年义务献血;她为她所热爱的事业,献出了她所能献出的一切,就是这样,她觉得做得依然还不够。
她又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死后要把自己的遗体也献给国家,用于医学研究。2007年7月,在江西省红十字会的一份《遗体捐献登记表》上,她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她的女儿,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截止2013年7月,在邹德凤的感召下,她身边的同事、朋友共100多人在她的指导下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加入了遗体捐献者的行列。
说起对家人的亏欠,邹德凤唯一遗憾的是,这么多年休息的时间一直在为病人服务,与女儿聚少离多,唯一的一张全家福还是20年前照的,每次想念女儿,她都会翻看那张已经泛黄的全家福。
相关链接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奖章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颁发的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全世界范围内不超过50名。本届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32名杰出护士被授予南丁格尔奖,我国共有6名护理工作者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