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体验秘鲁魅力 享受文化音乐盛宴
  • 作者:记者团 翁梓衔 张光辉 摄影:记者团 翁梓衔 张光辉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1-12-18字体:[
  •      

     

        121618点,本年度最后一次“前湖之风”周末讲坛在法学楼报告厅开讲。本期讲坛邀请的两位嘉宾分别为秘鲁当代著名作家胡安・莫利奥・卡诺萨先生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自明先生。在两位先生的引领下,观众们走近了充满魅力的秘鲁。

    今年正是中秘建交40周年,秘鲁著名文学家何塞・马里亚・阿格达斯先生诞辰100周年,胡安先生通过为我们介绍何塞先生的生平以及文学成就,向我们展示了秘鲁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环――印第安文化。

    秘鲁近代历史充满了悲情色彩,自16世纪开始,西班牙打败印加帝国,对秘鲁殖民了将近四个世纪。印第安人被奴役、被驱逐、被残害但没有屈服,包括语言、文化、舞蹈等民族精髓依然保留至今。然而,由于这段悲哀的历史,印第安人低下的社会地位也延续了下来。而这正是何塞先生创作的主题。

    胡安先生讲道,何塞先生童年遭继母无情对待,受到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印第安人帮助,也因与印第安人共同生活的经历与对印第安文化有着很深的了解。青年的何塞先生潜心阅读后,对主流文化中描述印第安人的扭曲形象感到十分失望和愤怒,他认为有必要通过文学将这种对印第安人的不公待遇纠正过来。因此,他在1935年发表第一部小说《水》,此后陆续发表长篇小说《血的节日》、《深沉的河流》、《所有的血》,短篇小说集《世界之爱和所有的故事》及关于印第安人的民间故事等。在何塞先生谢世后,仍出版了遗著《山上的狐狸和山下的狐狸》。

    何塞先生的这些作品反映了各个时期各阶层的矛盾冲突和斗争,呼吁人们正视印第安人,从现实的角度看混血人种和印第安人受着同等的苦难。至今,何塞先生提出的种族融合和公平分配的观点依然是秘鲁人民的追求。

    陈自明先生的讲座则通过大量视频和音乐,生动形象地让观众沉浸在秘鲁文化的魅力中。

    “英国曾经有位学者说,要研究人类历史,必须从中国到秘鲁,”陈自明先生说道,“世界三大古文明地区,是以埃及、希腊为代表的环地中海地区,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地区,以及以秘鲁为代表的印加地区。”以秘鲁为代表的印第安文化在农业、建筑、工业上的成就震惊世界,被陈自明先生誉为“文化奇迹”。

    秘鲁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得天独厚地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同时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也形成了秘鲁音乐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将秘鲁音乐分为三个类别,一是高原地区继承印加文化的传统音乐,二是平原地区传统音乐受欧洲白人影响而生的音乐,三是沿海地区受黑人奴隶影响的音乐。”

    具体介绍秘鲁音乐时,陈自明先生赞扬秘鲁是“旋律的大师”,为大家介绍了排箫、竖笛等多种秘鲁传统乐器,并播放了几首经典的秘鲁民歌。陈自明先生介绍到,秘鲁音乐与中国音乐相似,一样是采用五声音阶,但是切分音较多,总体上来说较为悠扬,这是由广阔的地理环境以及受西班牙压迫的历史共同形成的。

    最后,在现场互动环节中,陈自明先生又由观众提问的怎样培养年轻人对民俗音乐的热爱这一问题引申开来,谈到世界民族音乐间的互相吸收、互相融合问题。陈自明先生以印度音乐、菲律宾音乐以及中国音乐为例子,告诉观众们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不能固囿于中国与欧洲二元音乐世界,应将眼光放宽,汲取各种营养,达到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与吸收,才能更好地保存属于中国的民族音乐。

    在经历关于秘鲁的神游之后,本年度的前湖之风也落下帷幕了。在依依惜别中,观众们不舍地离场,但是观众们也相约,明年前湖之风再会!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