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大爱南大】一位生命科学学院老教师的感怀
  • 作者:叶居新 摄影:叶居新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5-10-02字体:[
  •      

      

      我们遥想1940当年,抗日战争烽火连天,就在这内忧外患、艰难困苦的年代,国立中正大学傲然成立。

      在江西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首位校长是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奠基者、江西新建人氏胡先骕博士;校址选于杏岭。

      杏岭,现隶属于泰和县上田乡,位于县城北稍偏西约四千米处。里程不远,但交通不便,路面坑洼不平,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即使乘军用吉普前往,也要三四十分钟时间。

      来到杏岭,可见中正大学就坐落在一处丘间盆地中,透过雨后薄雾,远远望去,几幢青灰砖瓦结构的房屋,静静挺立在一片次生疏林之内。那就是我们生命科学院系的根脉和基因。那里飘荡着“记得住的乡愁”,镌刻着我院学术传承的铭文。于是心中不禁浮现李白幽婉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记得,这次拜谒科教胜地杏岭,时间是1980年9月之初。而就在这个年代,脱胎于泰和杏岭的江西大学生物学系,在改革开放好雨的润泽下,已经迎来了花团锦簇的春天。教师们的科研教学成果,有些在国内已经产生了大的影响。于是,我院就被学校昵称为“强大的生物学系”。

      时至今日,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站建立,博士点建立,硕士点增多;具有前瞻性、学术性、实践性的新专业纷纷设立;广大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他们敢于,也能够负责国家研究课题,编写全国通用教材,发表高档专业论著,承办国内学术会议……总之,全院工作呈现出了一派“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大好形势。

      回首往事,从兵燹战乱中的杏岭青砖房,经鲜花满蹊的北区生物楼,到芳草萋萋的前湖新校区,七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放眼未来,生命科学学院更加迅猛前进,长足发展。而且,这发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思想、观念、素质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的发展,因而也必将是可持续的发展。

      最后,值此生命科学学院办学75周年之际,我创作对联一副,以表恭贺。

      横批:梦想•未来。

      上联:忆往昔,岁月峥嵘。求发展,系内贤达殚思极虑,励精图治。喜看,繁花争春,人才济济,桃李满九州八方。

      下联:看今朝,江山如画。创辉煌,院中同仁策马扬鞭,疾驰奋进。又见,群芳争艳,硕果累累,业绩遍五湖四海。

      (注:作者叶居新系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师,在学校从教37年)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