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全省“思法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集体备课会
  • 作者:曹坤 郑子奕 摄影: 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2-04-28字体:[
  •   

    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曹坤、郑子奕 )4月22日,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2年全省“思法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集体备课会。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社政处负责人,江西省“思法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组长单位、牵头高校及成员单位,全省思政课教师共计400余人同聚云端,共话思政课改革创新。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雷振文教授主持备课会。

    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魏建克教授首先对此次集体备课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2022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就是要打造一支能够上好思政课的优秀师资队伍。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落脚点在思政课大融合,要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会,切实推动全省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与师资共享、信息互通、经验共用,形成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江西经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钟明华就“如何备好课、为什么要备好课”主题进行备课导学。他指出,实现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备课环节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与关键途径,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已知、想知、能知与未知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围绕实现教学双主体的师生观、坚持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本的教学观、打造师生生命共同体的课堂观三个方面下功夫、使力气。

    2020年度江西省“十大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江西省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海晶博士以《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为题,现场进行教学示范展示。她围绕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一主线,通过理论阐述与案例结合的方法,细致一一剖析讲解了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她以个人独特的语言魅力、娴熟的教学方法,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教学。

    在备课研讨环节,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法教研部主任李根寿副教授、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会明教授、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迎春教授围绕“利用教材‘明辨’,提升教学实效”“善用‘大思政课’,提升思法课实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非智力因素问题研究”主题,分享了自己提升思法课教学实效性的看法与心得。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谢志青教授对集体备课会进行了详细点评。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伯项教授在总结时对会议成功举办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推动集体备课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环节,会议起到了引领示范、优势互补、反思教学、总结经验的作用;会上有“实效”和“问题”两大高频词出现,这也是打造学生想听爱学的思政金课关键,贯彻问题式专题化团队式教学设想,突出专题问题切入,从而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思政课教学应贴近学情,按照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三部曲,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编    辑:刘安雅

    责任编辑:刘青萍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