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邹德凤的120天“战疫”之路
  • 作者:第四附属医院 摄影:第四附属医院 单位:第四附属医院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0-05-11字体:[
  •   

    本网讯(第四附属医院)5月7号上午,南昌大学四附医院发热门诊,援鄂护士长邓丽花头戴生日帽,在同事们合唱的生日歌中迎来了自己的生日。 从1月10全国铁路春运计起,到5月7号,我们的“战疫”正好120天。在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在生日蜡烛的星火中,邹德凤回忆起自己的120天医院“战疫”之路。

    发热门诊第一线,筹集物资心相连

    疫情初期,随着防控升级,四附院开设了发热门诊,接诊发热病人,并承担起南昌火车站发热门诊病人的诊治工作。发热门诊成为直面疫情的第一线。

    邹德凤看到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在一线辛苦工作,并了解防护物资短缺,她主动联系社会爱心力量,在第一时间为发热门诊募集了护目镜等物资,降低了感染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守住了医院防疫的第一道关卡。

    同时,邹德凤在疫情初期,就积极联系社会爱心力量,为医院募集了84消毒液10箱,防护手套2箱。 驻守入院卡点,保护医患健康 邹德凤每天在医院卡点为进出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测量体温。遇到不会操作的,她不厌其烦的解释,手把手的教会大家扫码。遇上上下班高峰期,她还帮忙疏导院门口交通。邹德凤笑着说,特殊时期,这个时候就真正体现出“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心理防护解心忧,排解压力更和谐

    新冠病毒不仅威胁着身体健康,也威胁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在居家隔离时期,医护工作人员却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救死扶伤。邹德凤在门诊,在住院部,从医护工作人员心理调节入手,与大家谈心,了解大家的实际困难,始终和大家战斗在一线。她鼓舞大家,良好的心理调节和坚强的精神力量也是战胜疫情的重要因素。

    小礼品,大爱心

    邹德凤常对志愿者说,做志愿工作,其实最重要的是爱心。做有心人,才能时刻想他们所想,才是真正的“人道、博爱、奉献”。通过在医院的防疫工作,邹德凤发现,此时最重要的,是战胜疫情的信心。所以她每天给大家提供心理咨询,为大家加油打气。每逢节日,也是她最忙碌的时候。从春节,到元宵;从学雷锋日,到“三八”妇女节。无论是传统佳节,还是约定俗成的纪念日,邹德凤总是变着法给大家“送礼物”。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邹德凤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向医务工作者和住院病人捐赠了100余本书籍。有中外名著和科普类读物。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与其说是礼物,不如说是一份心意。一个小小的中国结,挂在护士站的操作台前,每次交接班,都带给大家一份生机,一丝春意;洗手台的一块香皂,时刻提醒大家,防疫要从小事做起,七步洗手法,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就是这样的点滴善举,一份善念,换来了大家的笑容,也坚定了信念。

    关爱住院患者,白衣天使真情

    居家隔离期间,朋友圈里最流行的一句话是:终于到了在家“葛优躺”就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刻了。可相比较居家隔离,住院病人在疫情初期更加不便。邹德凤通过走访了解到情况。对于单独住院的病人,她为病人送饭送水,联系家属所在社区;在隔离期间不便下床的病人,她买来卫生纸等生活用品。患者们感慨的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有这样一位白衣天使始终惦记着我们,就像自家的大姐。这份温情,对于住院患者来说,弥足珍贵。

    回访出院患者,调配生活物资

    随着居家隔离解除,大家逐渐回到工作岗位。邹德凤通过与社区联动,了解到部分家庭有独居老人出门不便,子女又在外工作的情况。她定期给老人送菜,送油米。又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了解情况,扶危济困。邹德凤说:“事情虽小,但总要有人去做。我们的一点点善举,可以帮助一个老人的生活,这样的事就值得去做,就需要去坚持。”

    抗击新冠肺炎,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携手并肩迎战。我们向世界展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邹德凤的战疫120天,是万千平凡劳动者工作的缩影。在这120天,全国人民心手相牵,彰显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编    辑:李欣蕾

    责任编辑:涂金凤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