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校园偶像】薪火相传,接力向前 ——南昌大学第33届运动会女子10×100米接力赛冠军故事
  • 作者:学生记者金欣欣、弓欣怡、边宇童、杨紫晨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5-10-31字体:[
  •   

    6489dd6498744511aace0101c469fa24.png

    (摄影:学生记者魏紫凡)

    接力如飞,一鼓作气凝合力;驰骋若风,十人齐心夺桂冠。10月23日,南昌大学第33届运动会女子10×100米接力赛落下帷幕,来自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华奕、刘玉钦、徐丽、袁文鑫、汪思琪、吴秀玲、罗雅迪、陈馨怡、刘姝含、刘雅芳等十位运动员,凭借稳定发挥摘得桂冠。赛后,本网(报)记者有幸专访这支冠军队伍,探寻荣耀背后的拼搏与坚守。

    “如果用一个词总结成功的秘诀,你们会选择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十位同学都纷纷选择了“刻苦”。团队队长、应用心理学241班的华奕说,训练过程非常辛苦,但队员始终相互鼓励,从未有人退缩。行政管理251班的袁文鑫补充道,“默契”也是夺冠的关键。而这份默契,正是源于她们日复一日的“勤奋”。训练无捷径,唯有永葆水滴石穿般的坚韧,才能在一众优秀的运动员队伍中脱颖而出。

    bf5bde932ec14933b981e9b2f2806b7b.png

    (摄影:学生记者魏紫凡)

    回溯备赛历程,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曾面临多重考验。两星期前,南昌秋意渐浓,队员们不仅要克服冷风带来的不适、肌肉的僵硬,还要攻克接棒配合等难题。随着比赛临近,训练强度升级,从国庆前的“一周三练”增至国庆后的“一周五练,甚至六练”,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但所有人都咬牙坚持,因为她们坚信流下的每一滴汗水,跑过的每一寸径道,都是她们成为冠军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接力赛对每位成员的速度都有着极大的要求。她们在前期备赛中采取“精准训练”的策略,针对每位成员开展单独训练,以保证整体速度的提升。在面对需要极高默契的接棒环节,她们冷静分析挑战大的棒次,通过反复练习优化配合。“我们的成绩都是扎实拼出来的,决非偶然。”华奕的话,道出了团队的底气。

    45afbc9f92e54bb995b7b9b503c5f2c0.png

    (摄影:学生记者魏紫凡)

    64397a5f8b984b2b8123467639fcca6d.png

    (摄影:学生记者江天悦)

    cc26ac33702a41afaa548c0b898c6ac8.png

    (摄影:学生记者江天悦)

    566a507621cf489688068e840ca77850.png

    (摄影:学生记者魏紫凡)

    比赛当天,现场氛围紧张热烈。发令枪响后,队员们迅速进入状态,前半程便占据领先位置。面对强劲的对手,她们互相呐喊鼓劲,通过眼神和手势的交流传递信心。这一刻,前期训练的默契化为了奔跑向前的无尽动力。最终,她们凭借稳定的冲刺和零失误的接棒,成功取得了胜利。“平时训练得够久,我们相信自己的技术!”袁文鑫说。

    谈及夺冠之外的收获,“友谊”成为队员们的共同答案。在朝夕相处的训练中,她们从陌生到熟悉,从队友变“战友”,一起攻克难关、分享喜悦,在汗水与坚持中收获了珍贵的情谊。

    cd2e7d428df74d5780da407d77e318dd.png

    (摄影:学生记者周熙皓)

    对于下一届准备参与团体项目的同学,这支冠军队伍给出了诚挚的建议:每个人都要为团队目标主动提升自我,要做到相信自己、相信队友,只有凝聚团队合力才能实现共同梦想。而那些并肩作战的记忆,将会变成她们青春年华中永不褪色的光点,一直在心中闪耀。

    审核:许航、涂金凤、朱文芳、徐翰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