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季】青春不老,我们不散
- 发布时间:2017-06-12
-
本网讯(学生记者张莹、冯鑫宇)大学四年,演绎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担,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第一次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第一次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而大学的珍贵,并不仅仅是这许多的第一次,更重要的是涵盖着许多的最后一次: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纯洁,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流金六月,又到了毕业季。照片,是记录过去的工具。精致的毕业照,记录了大四学子们四年来最难忘的回忆。那么,他们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室友篇
在进大学之前,我们就一直被告知着要处理好室友关系,因为他(她)们会是你这四年最亲密的人。你们会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谈人生理想,一起做很多很多事。
当你离开家,到了另一个城市,宿舍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而室友就是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有人内向,却跟室友有说不完的话要讲;有人热情,却会在室友面前展现自己安静脆弱的一面。
每个宿舍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新闻系大四的吴嘉倩跟我们分享了她和室友的故事。她所在的宿舍也有一个和她一样的南方姑娘,两人经常会一起去田径场夜跑、散步、聊天。她喜欢让室友帮她拍照,而室友也总能抓拍到她很喜欢的照片。这张照片就出自她室友的抓拍。室友之间总是有那么一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回忆起来却连空气都充满了甜甜的味道。
这张照片是她大四实习期间的照片。她刚到广州时,还没有收到实习的录取通知,那段时间,她和同班的三位女生住在一起。“是她们,让我漂泊不定的心终于安定下来,那一刻,我就很想留在广州,不走了。”吴嘉倩这样说道。一个人出门闯荡的日子难免会觉得孤单,而室友总能给自己带来安心的感觉。他(她)们就一直待在你身边,给你温暖,给你依靠。
四年时间总是过得太快,四年之后,也许曾经同一间宿舍的我们会劳燕分飞,远隔大海重洋,但是室友之情永不相忘。
朋友篇
她在第二届国防生体验日中与国防生结缘,照她所说,她对昌海国防,“始于好奇,陷于服饰,忠于了解”。她分享到在国防生体验日的时间里,自己和五班学员们一起在用心地体验了国防生的一部分生活:早起升旗的庄重与肃穆,环校大体能的酣畅与痛快,参观国防生寝室的兴奋与惊叹……这张照片便是第二届国防生体验日五班学员的合照。
人生中总是会有一些奇妙的经历,还会遇见特别的人,从此就在心里一直给他们留有一个特殊的位置,然后把他们记在心里很久很久。
她大大方方地将自己对昌海国防的爱展示在她的个人公众号“兔子川的小窝”中。她谈到:“对于我这个普通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昌海国防就像是我的依靠和精神支柱。我以前一直都一种很强的念头,就是喜欢昌海国防,所以不能丢人不能胆怯,什么都要努力。”
“昌海你们真的很棒,但可以更棒。继续好好加油。兔子川爱你们。”屠江川和昌海国防的相识,从2015年4月10日开始,她对昌海国防“依然喜欢,依然心动”。这一份介于追星和谈恋爱之间的情谊厚重且持久,想必不是随着毕业和时间的流逝所能冲淡的。
社团篇
“这个是记者团聚会以后我们部门几个头一次出去通宵了回外经桥看日出。”来自国学131班的杨越学长解释道。杨越学长最难忘的,是陪伴了他四年的社团。
想来也不无道理,社团生活是大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社团,我们可以为了我们所爱的事情付出我们的一切。也许,四年来学习成绩没有特别的出众;也许,我们是老师眼中最不愿意的看到的学生;但是,正是因为那一股子的热血,我们可以在社团中大放异彩,认认真真地去为自己所爱奋斗。
“如保赤子”,是杨越学长想对记者团所说的。在社团的这样的一个大集体中,为了完成一份策划而熬过夜;为了寻找场地和素材而逃过课;为了帮助新进来的小崽子快速习得技能而操过心。这,就是社团所特有的魅力。正因为我们像保护刚出生的孩子一样用心地去对待社团,他也定会让你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多彩。这一份独特的经历,足够我们去珍藏一生。
四年的时光稍纵即逝。大学,是我们最美好的年华,是每个人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他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荣誉,甚至收获了爱情。手,轻敲键盘伴字舞。电脑下,两眼渐迷糊,睡意渐朦胧。君累也,君去也。得闲时,再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