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第一附属医院)6月21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江西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上,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2070-2024《疼痛综合评估规范》正式发布。此次发布会由南大一附院牵头,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彭明强,江西省医学会副秘书长刘赢,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熊源长,南大一附院党委副书记王仕旺,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南大一附院疼痛科科主任张达颖,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护理学会秘书长王建宁,中华护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护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大一附院疼痛科科护士长魏建梅出席发布会。

疼痛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其评估与管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安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疼痛评估管理仍面临国家层面缺乏统一标准、医护人员重视不足、专业知识相对欠缺等挑战。为响应政策要求,南大一附院疼痛科张达颖、魏建梅牵头,联合江西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江西省护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及省内多家医疗机构,经过深入研究与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制订《疼痛综合评估规范》江西省地方标准,并于2024年11月8日发布,2025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江西省疼痛综合评估规范化管理迈出关键一步,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科学、统一、可操作的评估依据。标准明确了疼痛综合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宣教、评估方法、记录单、评估流程及质量控制,旨在提升医疗机构整体疼痛管理水平,保障患者权益,推动疼痛学科向更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疼痛综合评估规范》的核心亮点在于其科学性、实用性与普适性。标准融合了循证依据与临床实践,涵盖疼痛评估方法、流程、记录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为医护人员提供规范化指导。同时,标准强调评估的时效性与动态性,要求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评估,24小时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疼痛管理及时、有效。

发布会上,张达颖教授指出,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基础和疗效评价的关键指标,已成为国家刚性要求。该标准的出台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为临床工作提供明确指南,更为提升全国疼痛医疗服务质量奠定基础。他强调,该标准的实施需要全省乃至全国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并呼吁广大医护人员深入学习标准内容,将疼痛综合评估融入日常诊疗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编 辑:赵浩羽
责任编辑:涂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