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第一附属医院)如何完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保证脱贫攻坚战质量;如何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小水村脱贫再返贫;如何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这些问题,一直是南大一附院领导班子关心和思考的大事。 11月21日,南大一附院院长张伟一行深入医院定点帮扶村——铜鼓县永宁镇小水村开展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情况调研。
深秋菊香
经过近3个小时的车程,上午10时许帮扶组到达小水村惠农中心。在这里,刚刚采摘晾晒好的野菊花装了十多个麻袋,香味沁人心脾。 野菊花具有易种植、投入小、需求大的特点,是南大一附院结合当地特色,经过前期广泛学习、调研后,于今年正式引入小水村的中草药种植项目。经过近一年的科学种植,基地终于在今年11月迎来了它的首个“丰收年”。这批野菊花约有500余斤,不仅在采摘时为采摘农户带来每人130元/天的收入,出售后预计还能为小水村带来近8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张伟在仔细查看了野菊的品相、含量测定结果后,对于扶贫工作队的成绩表示肯定。她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经过初步探索,小水村的中草药种植已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要在该思路上继续发展拓宽,形成规模化、多样化、模式化的“小水经验”,完成“产购销”一条龙服务,将产业扶贫落到实处、落到深处。当天,相关药企便完成对小水村野菊花的收购工作。
入户送暖
“感党恩精准扶贫好政策,谢政府诚心实意为人民”这是贫困户温荷章在自己家门口框裱的手写对联。贫困户温荷章夫妇与其上高中的孙女一同居住在小水村四面环山之处,因妻子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而致贫。南大一附院驻村扶贫队了解情况后,专门安排温荷章妻子进行健康体检,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并办理慢性疾病登记证。同时,医院还定期派专家前往小水村上门开展健康义诊和健康宣教,关注她身体状况、指导合理用药。在医院的帮助下,温荷章妻子病情得到稳定控制。
帮扶组带着油、米等生活必需品前来探望,亲切询问温荷章夫妇近期的生活状况,为其送上温暖。“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感谢党、感谢政府,也感谢一附院对我们的关怀。”温荷章高兴地说。在一附院的帮助下,他们家已经脱贫了,对于未来的生活,他们充满希望。
发展座谈

结束走访后,帮扶组在小水村村委会会议室,与铜鼓县相关负责同志及院驻村工作队进行座谈,共同商讨小水村未来产业发展及健康扶持方面相关问题。
调研、走访结束了,产业扶贫和健康扶贫工作却永远在路上。驻村扶贫工作队一定要履行好帮扶责任,协助小水村的各项发展,在新起点上努力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