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0年8月20日至8月30日,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环保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队针对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服务区域,对社区居民进行入户调研。本次调研主要就当地的环境状况、居民日常环保习惯以及保护环境的举措等问题对居民的环境意识以及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开展调查。调查问卷主要面向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当地居民。此次活动开展全维度、多形式、清单式调研,覆盖了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下辖的田心、临江、塘尾、桥上、流坊、邱家、平湖七个村。

听民意、摸实情、寻对策,是此次环保调研活动的方式。在队长分配完任务后,队员们明确自己的任务,两人为一组,来到指定区域开始调研任务。为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队员们还提前准备好了小礼品。在调研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在宣传环保的同时,也不忘倾听民声,认真记录居民反映,查找当前该地环保相关的空白点和薄弱点,结合自己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解读宣传,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热情与积极性,为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营造了良好氛围。此次活动中,大部分当地居民对我们表示理解和支持,一部分居民还对当前的环保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当地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的情况,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环保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队特地采访了环卫工人。环卫工人大多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极少见到年轻人。由于文化程度受限,很多环卫工人不认识字,所以队员们选择以访谈的形式,进行此次调研。队员们从环卫工人那里了解到,垃圾分类工作正在由点及面逐步推进,绝大部分物业小区工作进展缓慢,还处于初级宣传阶段,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还较为薄弱,所以他们在清理垃圾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环保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队队员们以本次“大调研”活动为契机,再一次面对面、零距离地与当地居民进行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当地居民能科学地看待、理解环保污染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编 辑:邢晨阳
责任编辑:黄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