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二附院 阮月华)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人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冠脉支架植入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死亡率高达5%-45%,明显影响该类患者的预后,因此,2019年Tommaso教授等在国际权威学术《Natuer》杂志子刊《Nature review cardiology》专门发表了一篇综述,详细介绍了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机制、高危因素、影像学特点、分类标准及治疗策略等,以提高医学专家们对支架血栓的认识和防治。

图1南昌大学二附院研究在《Nature review cardiology》杂志发表

图2 Tommaso教授在《Nature review cardiology》杂志的回应
南昌大学二附院心内科杨人强教授团队结合自己的研究,针对其中有关冠脉支架断裂与支架血栓形成的论断进行质疑,得到作者及杂志编委会的高度认同。南昌大学二附院阮月华医师在杨人强教授的指导下,全面分析了该院2012年1月到2017年12月2098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患者的资料,平均随访2.5年,发现支架断裂的风险并不像文章中所说的那么严重。他们将研究结果与文章作者及杂志社编委讨论沟通后,得到他们的高度认可,并于2019年8月29日被《Nature review cardiology》杂志录用发表(https://doi.org/10.1038/s41569-019-0262-6),论文的作者Tommaso教授也专门就此进行了感谢。

图3 《Nature review cardiology》杂志封面
南大二附院杨人强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从临床问题出发,结合医院实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初步探讨了冠脉支架断裂的高危因素及预后情况。研究结果在《Nature review cardiology》杂志的发表(2018年的影响因子达到17.42分),为深入研究冠脉支架断裂及支架血栓形成,提供了江西资料,作出了中国贡献,反映了南昌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内科有关研究紧跟国际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