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刘倩)近日,中华护理学会发布关于2024年度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的决定,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杨玉金主任护师团队项目《集束化干预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二等奖。本次科技奖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及军队系统限额上报推荐176项,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5项。


获奖项目介绍
《集束化干预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
项目成员:杨玉金、郑春艳、周为民、王苹、甘红艳、王芸姣、彭菲、陈锋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全球性的医疗保健问题,是外科手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手术后患者40%~60%存在DVT风险,发病率、复发率高,预后较差。项目组针对DVT诊治与预防效果这一技术难题,在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开展历时七年的研究与攻关,紧紧围绕如何降低外科手术患者DVT的发生率、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充气加压装置/序贯加压弹力袜预防DVT的发生、如何提高患者康复信念及使用抗凝药的依从性来降低DVT复发率和并发症等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项目获江西省医院协会管理创新一等奖,立项并完成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1篇(其中SCI 3篇,北大核心11篇,护理预防血栓方面专家共识3篇),被引用389次,获批专利3项,完成相关硕士毕业论文3篇,举办预防血栓相关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8项,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

项目负责人杨玉金主任护师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作为临床护士还是护理管理者,始终坚持四十年如一日以科技创新提升护理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她作为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江西省护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带领团队深耕骨科、血管外科疾病护理领域,聚焦临床血栓预防管理技术,深挖改善治疗效果的每个护理细节。凭借这份执着与专注,多项创新性的临床护理科研成果应运而生,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为了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她还亲自指导10余家县、市医院组建院内VTE护理防治小组,切实完成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临床。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学作为江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多年来,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纽带,深入践行以患者结局为导向,推进医护协同,通过优化诊治流程、创新护理模式,共同提升护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编 辑:袁 悦
责任编辑:涂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