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外国语学院)5月1日下午和2日上午,值南昌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在外经楼102室喜迎德语校友返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并组织了两场校友经验分享座谈会,旨在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思路以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避免踩“雷”。座谈会由德语教研室主任刘婷婷老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近30名德语校友在座谈会上分享了他们的大学生活、学习经验以及工作经历等。
针对考研方面,学长学姐们建议在校的学弟学妹们要尽早准备,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院校,时刻关注目标院校的动态,避免错过重要的信息。2014级杨晓慧三年前保研至武汉大学德语系,现在正在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她详细地介绍了她在武大读研的经历,从研一各种文学理论的研习到研二两度赴德交流的收获。跨考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的2016级李钰希也分享了她的跨考经验:“跨专业考研并不意味着放弃德语专业。相反,我们要及早地去积极思考德语专业与跨考专业的结合点,并在写本科论文时小试牛刀。如此在复试时,便能展现出自己的本科专业优势。”
在学习方面,校友们告诫大家,一定要珍惜大学时光,趁没有家庭负担和工作压力时,多努力,多尝试,向梦想奔跑。迈出校门,依旧不能停下脚步。他们谈及了自己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考取各种资格证或在职研究生的经历,因为不甘平庸,为了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一直做“努力爬的蜗牛”。2007级赵士诚说:“人生是一场长跑。可能某一阶段落后了,之后可以赶上。态度是关键,态度不转变就进步不了。要做终生的学习者,不断提升自我,不一定需要学历的证明,但是不能总为懈怠找借口。”当然学习也并非是大学乃至于人生的全部,制定短期目标,并适当的放松是很有必要的。人生的成就,更多是取决于综合素质。
在工作方面,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学长学姐们的职场经验分享让在校的同学们获知了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大致就业情况和发展趋势。无论是国家基层干部、高校教师,还是国企员工、外贸职员、电商人员,无论在政府机关办事,还是自主创业,大家都在努力地寻找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与曾经学过四年的德语专业的结合点。
除本专业外,英语的重要性和就业市场对多语人才的需求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2004级郝玫强调第一份工作在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大公司。大公司完善的体系和专业的培训,更加有利于职场小白快速成长。同时,工作态度也很重要,这关乎到自己在行业内的口碑。“领悟前贤三两句,除却后患百千条。”德语系的校友们满满的干货分享为在校学子点亮前行的明灯
南有香樟,向阳而昌。重返母校,多年未见的老同学重逢,南大德语专业校友们格外的欢喜与激动。他们看着自己大学时代的老照片和学弟学妹们的新面孔,感慨时光飞逝,纷纷在签名墙和留言簿上留下签名和对母校、对德语专业的深情寄语:愿德语学子格物敦行、学业有成;祝愿南昌大学灿烂辉煌、生生不息!

编 辑:魏子涵
责任编辑:孙文琪